第33部分(第4/4 頁)
鏡頭,紅唇上揚,露出了一絲意味不明的淺笑。在她身後則是‘人’字排開的兩行卡司,黑人舞女、年輕英俊的律師……按照角色的重要性依次排開。
對於熟悉劇情的人來說,很多人都能從造型上辨認出角色,對於不熟悉劇情的路人,海報上方的宣傳語也足夠醒目了。
——‘Our Roxie is better’。
就在海報最上方,字型也最大,在它下方,還有一些開演日期、劇院名稱等資訊字樣。從海報上來看,2月14日的那個週末,是《芝加哥》百老匯新年演出季的開始——在聖誕…新年演出月之後,1月份下半月沒有排《芝加哥》,算是演出年結束後的休假,2月份開始的這個演出月被視為2002年演出年的開始。一般來說,很多劇目都會在此時調整人員配置,開展新的宣傳攻略,這張海報就告訴大家,《芝加哥》音樂劇換了洛克希的演員,而且把她當作宣傳重點。
這是正常的選擇,大多數路人在掃到這張海報時,都是這樣想著,因為這個新洛克希實在非常漂亮,所以這也讓《芝加哥》的海報要比一般音樂劇的海報醒目得多。不管怎麼說,路人都是絕對的勢利眼,而且眼光、評論都很刁鑽,他們才不會在乎誰的歌聲好、演技好,從一張海報上,他們看到的就是,這個洛克希比別家音樂劇海報上的角色要漂亮了好幾倍,別家的角色明顯經過美妝、PS,估計都是有點認不出真人了,但即使美化到這地步,給人的感覺也只是‘還好、算漂亮’而已,而這個洛克希不但人漂亮,姿勢、神態都……反正就是漂亮、吸引人,有種說不出的魅力,即使只是一張音樂劇海報,都拍得和大片廣告一樣有美感、誘惑人。
‘我們的洛克希更好’,這口號也是讓人好奇,而且在音樂劇鐵粉和路人裡激起的是不同的反應,對音樂劇鐵粉來說,他們早就知道《芝加哥》正在拍電影版,這個標語的指向性是很明顯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