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第3/4 頁)
第一次承認失敗,所以對觀眾們的觸動也最深。很多白領觀眾都是想到了剛畢業時鋒芒畢露的自己,望著影片裡的安迪抿緊卻始終還有些顫抖的雙唇,有些感情豐富的人群已經快要和她一起哭出來了。
不過,安迪最終還是挺住了,只是她臉上的銳利、緊繃好像更重了一層,她轉過身走出畫面時,背景音中還隱約傳來了編輯們的議論,“藤校、工作能力、專業、失望……”
影院內的氣氛,也隨著安迪事業上的低潮而陷入了凝重,對於一般的觀眾來說,她們現在看不出珍妮弗的演技有多好,只知道自己完全投入了劇情,無暇去在乎演技,但對於影評人來說,剛才這一段安迪的戲碼卻是可圈可點,珍妮弗對於安迪的演繹完全把層次感給演出來了,從影片一開始那個陰鬱的形象到現在,安迪的人格一層層地展露在了觀眾跟前,她的聰明、敏捷、倔強、自尊,都是一點點展現出來的,而現在當她的虛榮和虛偽、自卑展現在觀眾跟前的時候,再聯想到之前她的表現,就讓人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覺:其實安迪絕非拒絕時尚,她只是自卑到不敢表現出親近時尚,甚至可以說,安迪一直在為自己的貧窮而自卑,她很介意《天橋》裡的同事都有錢追逐昂貴時尚,而她只能住在小出租屋裡的事實,只是她一直都用拒絕來包裝自己,否認這種心情而已。
“有趣。”理查德。羅佩沒有前來洛杉磯,而是坐在芝加哥的影院中看首映,他對於安迪這個角色已經產生了濃烈的興趣,反而超過了性格單一的米蘭達,“安迪是大衛。弗蘭克最拉下臉來塑造的人物,比《*都市》大膽了不少,他終於放下了那層溫情脈脈的紳士風度,開始銳利地刻畫女性角色了,而珍妮弗的演繹又讓這個原本不討喜的角色充滿了人性,打動人心,讓人很難討厭她,反而充滿了代入感……這女孩在這個角色上也是演瘋了,剛才的對決極為精彩,米蘭達銳利,但安迪更豐富,很難說到底是梅麗爾略勝一籌,還是珍妮弗後來居上!”
這時,畫面中的情節已經進展到了安迪和父親見面的環節,這時的安迪正處於迷茫期,正強作歡顏應酬著父親,而雪上加霜的是,安迪的父親對於她選擇的這份工作十分不解。
“我們很擔心你,我們收到你凌晨兩點寫來的郵件。”安迪的父親顯然是典型的美國中產階級,她文質彬彬地說,“安迪,我和你母親不是不贊成年輕人刻苦工作——只是我們不知道你在做的事對你的記者生涯有什麼意義。”
“《天橋》是業內最頂尖的雜誌,Dad。”安迪有些撒嬌地說,“米蘭達。普里斯利是行內的大人物,我正在和時尚行業最重要的精英們合作——女孩們會為了這個職位殺人,我說真的。”
啊,觀眾們都會心地微笑了起來:雖然表面上好像還很倔強,但安迪也不是那麼固執,在和米蘭達的交鋒以後,她起碼已經開始真正地尊重起了自己的這份工作。
不過,安迪的父親顯然未被舒服,他和內特一樣,都對時尚完全絕緣,“我不認為……”
“Daddy——”安迪撒嬌。
“好吧,好吧。”父親暫時妥協了,“讓我們看看,我們點什麼好呢?”
但是,米蘭達突來的命令打斷了安迪和父親的團聚晚餐,被困在邁阿密的她心急著要趕回紐約參加雙胞胎女兒的才藝表演,但此時的邁阿密卻是風雨大作。米蘭達命令安迪必須馬上給她找到一架回紐約的航班,而安迪認為這是不可能辦到的事。
但米蘭達不聽解釋,而是直接掛掉了電話,安迪看了看手機,又看了看餐館內對她比著手腕的父親,一咬牙地打通了艾米麗的電話,“艾米麗,我有個問題……”
艾米麗對安迪當然非常不客氣,“我為什麼要幫你?這是米蘭達交給你的事情。”
“但你是她的第一助理,你負責她的行程,米蘭達只是巧合地打了我的電話。”安迪狡猾地說著,往餐館內走去,“再說,如果你現在回絕我的話,我保證米蘭達會知道的。”
雖然成功地把怒火沖天的艾米麗拉下水,但安迪還是沒能陪父親過一個安靜的夜晚,兩人勉強吃了一頓晚飯,但看《芝加哥》歌劇時(在這裡片方還準備了一個小彩蛋,音樂劇的畫面用的是珍妮主演洛克希那個版本的攝錄版),米蘭達和艾米麗的電話輪流騷擾她,這讓父親對她的工作印象更差,焦頭爛額的安迪最終過了個很爛的週末,最終還是沒能把米蘭達接回來。
當安迪週一來到米蘭達的辦公室時,已經做好了挨批的準備,但即使如此,米蘭達的怒火也是非同凡響,她從容優雅,但又句句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