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第2/4 頁)
姜筠笑了一笑,然後伸手揉揉逢春的肚子:“好在,這裡還沒娃娃。”說著,伸腿下炕去穿鞋,臨起身前,又和逢春咬了一句耳朵,“晚上繼續生娃娃,不許嬌氣的求饒。”
逢春朝姜筠皺皺鼻子,輕哼一聲‘討厭’,徑直離屋叫丫鬟們準備擺飯。
姜筠考上秀才後,算是和姜築站在了同一起跑線,府裡的兩位老爺一合計,索性讓二人變成了同窗兄弟,一起讀書備考明年的秋闈,姜筠遭逢大難之後,還能有此造化,姜夫人內心極是安慰,不過,自打兒子中了秀才之後,姜夫人發現小兒媳時常一臉疲累,不是沒睡好的疲倦,作為過來人,姜夫人自能辨出那一臉能滴出水來的嬌美模樣,是夜生活太過豐富的緣故。
某一日,姜夫人含蓄地提醒小兒子,晚上讀完書早些睡,別總熬的太晚,夜裡睡的太遲容易傷身,又道你媳婦每夜陪你讀書,娘看她這幾天精神不好,應是跟著你熬太晚累著了,以後要注意一下,姜筠咳咳兩聲,微紅了耳根子嘀咕道:“娘,嫤姐兒和晏哥兒想要個小妹妹,我這不是想讓逢春早點懷上嘛。”
姜夫人沉吟著笑道:“你想再開枝散葉,自是好事,不過,兩個小孩子為什麼想要小妹妹……”
姜筠笑著回道:“嫤姐兒說,她已經有小弟弟了,所以想要小妹妹,晏哥兒就一句話,我要小妹妹,問他緣故,他也不答,就說我要小妹妹。”
姜夫人掩唇笑了一笑,然後眉籠清愁——出嫁快一年半的閨女還在愁孕中,說來,女兒自小身體健康,太醫請脈,也沒診出有什麼不妥,怎麼就一直沒好訊息呢。
在姜筠和逢春努力造人時,清平侯府的大夫人裘氏,在八月初產下一子,喜訊報到長公主府,說是一個嗓門極洪亮的大胖小子,韓雅懸了數月的心,終於穩穩的落下,兩日後,韓雅回孃家看新出生的小幼弟,姜夫人和逢春均不過去,只待滿月酒時再過府相賀。
又快到中秋佳節,姜筠挑了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領著漂亮老婆,拎著一雙粉團似的兒女,去定國公府探親外加送節禮,好巧不巧的,逢瑤恰也在那日過來,經過在清一庵三個月的勞改,外加陶老夫人的教育和恐嚇,逢瑤的確文靜秀氣了許多,想是看到妻子有所改好,這一日,韓越也隨著逢瑤同來,且,還帶著他們一歲多的兒子棟哥兒。
婦以夫為天,逢春沒得到姜筠的指令,也不好與逢瑤重搞外交,便如之前一般,依舊淡如白開水似的不交流,至於棟哥兒嘛,姜筠解下扇子上戴的月牙兒玉墜,給了棟哥兒做見面禮,逢春甚囧——真搞不明白姜筠的想法,清平侯府的眾人之中,姜筠除了厭惡逢瑤,好像待別的人都比較親近客氣。
中午,回來探親的兩對姑爺姑奶奶,就留在福安堂吃飯,共分兩桌,以一架四折的繡梅蘭竹菊的屏風隔開,女桌這邊人多些,兒媳婦曹氏、施氏和幾個孫輩媳婦都在坐,男桌那邊人也不少,逢邦、逢林、逢謙以及曹氏的嫡長孫陶斌在坐相陪。
男桌那邊言笑晏晏,女桌這邊氣氛有些詭異,回來的兩個姑娘絲毫沒交流,弄的一桌子女眷略顯尷尬,坐在上首的陶老夫人,瞥過一眼逢瑤後,在心裡默默嘆氣,只怕這丫頭還是沒轉過筋來,她要是真明白過來了,就該與姐姐斟茶認錯,姐妹倆重歸於好,一點表示都沒有,難道等著姐姐給你拋橄欖枝麼。
飯畢,姜筠與逢春先告辭離去,陶老夫人留下逢瑤,與她再說一番體己話,逢瑤聽罷,扯著帕子垂著腦袋回道:“五姐夫不待見我,不許我與五姐說話交談……”她要是主動賠禮認錯,姜筠那個二傻子不給她面子怎麼辦,豈非讓她當著眾人的面再遭羞辱。
更何況,她心中簡直恨不得陶逢春去死,早知,她和母親今日會落到這種地步,早在幾年前陶逢春落水性命垂危之際,她就該和母親直接弄死她,要不是她討了姜筠那個二傻子的好,姜筠這個二傻子也不會專門針對她和母親置氣。
藏在帕子底下的指尖嵌入掌心,陶逢春已經夠討厭了,夫家居然又來了一個什麼陳梅香,她打第一眼看到這個陳梅香,就討厭的要死,而且,夫婿居然待她十分客氣,逢瑤縱算心裡氣翻了天,現在也只能耐著脾氣過日子,她再也……不要去清一庵那個鬼地方了。
第94章 逢春V
嫤姐兒趴在窗前欣賞熱鬧街景,晏哥兒伏在逢春腿上懶懶打盹兒,逢春摸著兒子嫩滑的小臉,輕輕擰著眉頭諮詢姜筠:“二爺,你說我七妹妹,像不像改邪歸正了?這一整天,瞧著都挺低眉順眼的。”
姜筠斬釘截鐵一口道:“不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