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4 頁)
有點功勞的人啊,與有榮焉。
趙二孃聽了這個訊息,激動的拍手,“這可好了,我立馬去和族長說去,咱得辦個流水席。”說完笑著轉身往村裡顫悠悠的跑去。
羅素看著她那激動的模樣,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來。耳邊傳來奶豬們哄哄的鼾聲,突然也覺得有些動聽起來。
第四十六章
趙辭要回來,訊息一傳開,整個趙家村都有些小轟動。
老族長要開流水席,趙母卻直接給拒絕了。
“眼下馬上就要收稻子了,各家各戶的都忙著勞作,哪裡來的這功夫。他也不是外人,犯不著讓村裡人這樣的勞神費力。”她這也是說的真心話。自家兒子雖然做了官,但是在他眼裡,永遠都是她的兒子。也是趙氏的子孫。
老族長道,“到底是咱們趙家村的第一個官兒,我尋思著還是熱鬧熱鬧。”
他又看著坐在桌邊的羅素,“趙城媳婦,你看看咋樣?”
羅素抬頭,想了想到,“我尋思著還是按著我孃的意思,別大辦了。二弟信裡也交代了,這次回來也是看看親人,不要讓大夥操心。”當然,這其中還有一點。趙辭畢竟是剛剛當官的,要是在家裡搞的太鋪張了,傳出去了可能不大好聽。
她又不能把這話拿出來讓大夥心裡有疙瘩,只能說了個委婉的藉口。
老族長顯然有些不滿意,“這可是咱族裡的大事。如今各家各戶的也不差這點銀子。也不差人,到時候就找些會做飯菜的婦人來做就行了,不耽誤活計。”
“只是到底不好,日子雖然好了,也得省著點。”趙母也算過這流水席,這要是辦下來,又是一筆銀子呢。有這些銀子,還不如讓族裡多蓋點豬舍買些豬崽子回來養著,年底還能多吃點豬肉呢。
羅素看出老族長這是不辦就不會死心的個,乾脆道,“要不這樣吧,咱也不辦流水席了,等二弟回來了,咱就請幾個德高望重的長輩一起吃個酒席,也好讓長輩們勉勵二弟一番。”
趙母趕緊道,“這倒是個好主意,就在咱家這邊辦。”
老族長猶豫了一番,見著這婆媳兩個都不鬆口,也只得妥協,“行,不過這辦席面的東西,得族裡拿。可不能讓你們出了。都是大夥的一片心意。”
羅素笑道,“這事情自然是不會推卻了,都是趙家的人,也不分這個外。”
商量好了事情,老族長就趕緊回去找自家的兒子商量這事兒了。好歹要讓這位趙大人回來後,感受一下族裡人的感情。日後可別生疏了。
趙辭雖然說要回來,但是畢竟日子沒定。
一些席面也不能提前準備了。索性各家各戶事先挑了肥雞過來放在羅素家的院子裡養著。等趙辭回來了後,就直接把這些雞宰了做菜吃。
羅素這下子推卻不掉,又不想讓自家美美的院子被雞糞給汙染了,乾脆在院子外面搭了個柵欄,把雞圈在裡面養著,每天讓張叔張嬸兩人餵雞,免得餓瘦了。
等了幾天,趙辭沒回來,稻田裡面的稻子卻實在等不得要收回來了。
一大早的,各家各戶的就用粗布把身上給包裹著,大人們拿著鐮刀,孩童們也不去學堂了,拿著桶跟著往田地裡去。
宋夫子也不回縣城去了,跟著村民們一起去湊熱鬧,也瞧瞧這豐收的景象。
路上人多,熱熱鬧鬧的,老人們甚至唱起了羅素之前哼過的《豐收歌》,一些孩子們也學會了,提著桶跟在後面大聲音唱。
“麥浪滾滾閃金光,十里歌聲十里香,豐收的喜訊到處傳,家家戶戶喜洋洋,喜洋洋。
稻浪滾滾閃金光,鐮刀揮舞打穀忙,人心歡暢地增產,豐收糧食堆滿倉,堆滿倉……”
趙母在自家院子裡餵雞,聽著遠處傳來的歌聲,和趙二孃笑道,“今天去收穀子,看著都挺高興的。”
趙二孃幫著擇菜,準備中午給羅素家裡請的工人做飯,聽著趙母說話,搭腔道,“這次種的稻子多,收成比去歲還要多呢,自然是歡喜的。別說他們了,就光我家那田地裡,今年都能收不少糧食了。”反正昨兒個她和自家男人算了算,只怕能收上萬斤的糧食了。吃都吃不完。
想起這茬,趙二孃這嘴巴咧著老大了。
趙母笑道,“你們家宅子都好了,新媳婦什麼時候進門?”
“還早著呢,我可得好好的相看。”趙二孃如今底氣足了,也開始挑起媳婦來了。反正趙家村是有名的富裕村子,自家又是很有些家當的,可不擔心找不到好人家呢。
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