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3/4 頁)
羅素聽著,想起這邊應該還有一種農作物——紅苕。當然,前提是,這裡如果真的是她所想的那個地方。
她又想了想,紅薯是明朝萬曆年間才傳入中原的。那麼這個大周王朝,現在到底是有沒有這種高產的農作物呢?
介於歷史軌跡不明,她也猜不出個所以然來,乾脆領著兩個小跟班,準備去附近的鄉下實地考察一番。
第五十九章
到了川州這個地兒,羅素髮現這地方窮已經不是因為糧食的原因了,困難實在太多,光是這路,就是很大的問題。
以前在趙家村的時候,要去縣城,坐個牛車折騰個半個時辰也就到了。這川州可不一樣了,去最近的村子,又是坐牛車,又是翻山越嶺的。而且羅素還讓趙小五找了一對附近的老夫妻幫著引路,都走了一個時辰了。
這樣的地兒,能富裕起來才怪了。
羅素坐在大石頭上喘氣。眼睛盯著山下的村子。
那已經不叫村子了,房子破破爛爛的,田地裡都是荒的,連根草都看不到。村子裡的也沒見著什麼人。
“都去川州城了,在那邊好歹能弄點吃的。在這裡的,都是些老弱病殘,走不動路的,只能在家裡待著。”帶路的老婦人抹著眼淚。
“朝廷不是給了糧食嗎?”羅素道。
“給是給了,可是這能撐到啥時候呀,這地兒窮,不是一天兩天了,往年也只不過是求個活命罷了,現在老天爺不給好臉色,連個活命的日子都沒了。”
莊稼人,都是靠天吃飯。
羅素也聽出了窮苦百姓的無奈,平日裡官吏橫行,遇著災年,連老天爺也來湊熱鬧了。折騰來折騰去的,都是老百姓過苦日子。
跟著老婦人一道的老頭子道,“咱也不求別的,就是能吃個半飽就成了,我那小孫兒,才兩歲,愣是沒撐過來……要不是朝廷給了糧食來了,只怕都被人吃了。”
說著一把老淚眾橫。
趙小五趕緊道,“老人家別哭了,現在朝廷也讓大官在這邊幫著咱們呢,趙大人不是帶著大夥去挖井去了嗎?”
“趙大人是個好官啊。”老頭子連連點頭,“來了這麼些日子,就帶著人到處打井找水源,也不願意吃老百姓家的糧食。只是這老天爺不給咱們活路,趙大人也沒法子啊。”
“會有法子的,老人家,你放心吧。”羅素輕聲安撫。
“就是,這可是咱們趙大人的長嫂,也是有本事的,你們就放心吧。”趙小五有在邊上吹噓著。
這兩人一聽是羅素是趙大人的嫂子,立馬跪在地上磕頭,“原來是趙大人家的家眷,真是失禮了,失禮了。”
羅素哪裡敢當,趕緊扶著兩人,“老人家快快請起,我也沒什麼功勞,當不得你們這樣的大禮。”
趙小五和小綠也趕緊幫著扶人。
兩人起來後,老婦人又道,“夫人來這裡也是辛苦了,這地兒是真苦啊。”
羅素安慰道,“老天爺這是在考驗咱們川州的百姓呢,待咱們撐過去了,會過的比其他地方的百姓都要好的。”
老婦人趕緊道,“咱們川州人可不怕苦,咱們能撐過去的。這次咱可撐了大半年了。”
“是啊,所以川州會過上好日子的。”
羅素看著山下的村子,滿臉堅定道。
***
羅素走訪的這個村子叫山後村,村子裡住的人十分的分散,雖然是一個村子,但是都是幾家住在一片地兒,隔著大片的山地,住的又是幾戶人家。
按著當地的村民的說法,有的地兒,隔著一座山,才能找到一戶人家。
也就是說,這裡是真正的地廣人稀。不管怎麼說,山地也是地啊。這麼大片的地方要是處理得當,種些合適的農作物,哪裡還會受窮啊。
當地的一個老人家道,“以前山上樹很多,草木茂盛,有些時候還能找許多野果子吃。現在山裡連也野果子都長不出來了。”
羅素順便打聽了一下紅薯,擔心人家不知道紅薯長什麼樣子,還特地的畫出了形狀和紅薯的葉子。
“這是個什麼果子?也沒見過,也能吃嗎?”
那老人家見著吃的,眼睛都在發亮。
羅素失望的搖搖頭,“還沒找到這個。”
離開村子的時候,羅素又去了附近的山上考察了一片地方,才領著人往川州城那邊走。
等爬過了山地,進入了一段平路,坐上了來時的牛車後,羅素才邊揉著腳,邊想著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