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1/4 頁)
商籍子弟德才兼備就能參加科舉,也能穿戴絲綢金銀,只不過在樣式規格上有些限制。
其實在她看來商的地位早已超過農,商人有錢吃穿不愁,農民勞作一年混個溫飽!
沒有錢哪裡能有什麼地位。
只不過古人對於糧食的重視,才讓農籍在商籍前面吧!
想到這裡不由問道:“咱們這樣不會被歸入商籍嗎?”這麼問就是好奇。
孫保財聽了笑道:“朝廷對這個是有規定的,只要不超過規定交易的貨物數量和金額,就不歸為商籍。”
這樣也是為了扶持下農民,畢竟朝廷扶持商業,也得給其他人一些出路,所以才會這樣規定。
不過他昨天從邵明修的話中,覺察出朝廷應該要對農業開始重視了,就是不知是怎麼個重視法!
其實他對於景齊大帝挺佩服的,當年能大力改革商業推動貿易,徵收商稅充盈國庫,這一系列的舉措都別有深意。
自從他來了後,朝廷就沒有加過農業稅賦,這個現象在古代應該是很難得的。
這足以說明大景朝的國庫非常充盈!
也沒聽說有過任何大型戰事,國強了周邊的國家自然不敢侵犯。
現在這位明君,應該是察覺出農商之間的差距了,想要找些平衡。
要不農民以後不種地了,都跑去經商,那是動搖國本之事了!
錢七點頭表示明白了,兩人繼續逛商鋪。
在曹家集轉了一圈,孫保財最後決定,還是弄一些文房四寶回去。
原因很簡單,就是他手上的客源,大多都是讀書人,做生意嘛,做熟不做生。
在說這裡的文房四寶都是批發價,他一算就明白了利潤點是多少。
最主要的是手裡銀子有限,也不敢亂弄!
他現在手裡一共有十三兩銀子,帶來的東山石有五兩的貨底,一共賣了八兩銀子,還有五兩銀子,是邵明修給的車資!
這要是沒遇到邵明修,他手裡這點錢,也就能進一半的貨。
選了一家給他感覺最好的店鋪,掌櫃姓方是個挺實誠的人。
店裡的文房四寶,他看了都是宣州府大作坊出品。
而且這裡有現貨不用等,這樣在裝車之前,他還能檢查一遍,確定一下貨物的質量。
當然因著方掌櫃好說話,他還要了兩刀普通紙作為搭頭!
紙是一捆十刀,一刀一百張,兩刀就是兩百張紙,進價還要一百文呢。
就從這些紙的價格上就能看出,在這裡讀書的成本得多高!
他要這個倒不是想賣,而是想著祥子現在唸書了,正好能用這些普通紙練字。
跟方掌櫃定了十兩銀子的貨,手上留三兩銀子,買樹苗和回家錢!
錢七看裝了大半車廂的貨,不由皺眉道:“老公,這車廂裡都快堆滿了,要是買到樹苗,你往哪放啊!”
孫保財把買的生宣,放到來時裝東山石的木箱中。
回去時就怕在下雨,這些紙可最怕雨水了。
所以把買的兩捆生宣放到箱子裡,這樣就算遇到下雨也不怕了。
不能怪他這般小心,這兩捆生宣紙,就花了六兩銀子!
他認識一位開私塾的老夫子,知道這人喜好用生宣作畫。
曾經拉著他說了好一通,關於作畫工具紙張的講究。
所以這些生宣紙主要的銷售目標,就是這位老夫子!
到時讓他介紹幾個同好,這些紙就不愁賣了!
這般想著手上沒停,把其它貨物依次擺放好。
聽到老婆的話回頭笑道:“這我都想好了,要是真能買好,就往車頂放,那東西輕弄塊粗布一包,用繩子綁好就行了。”
錢七聽了對他豎起了大拇指,很好,這騾車被她老公利用的非常徹底!
對著孫保財笑道:“你還是自己買一輛騾車吧,這樣用別人的,我都替你不好意思了!”
不論這是誰家的騾車,知道拉了這麼多東西,心裡都不能舒服了。
孫保財聽了挑眉一笑:“行啊,我先買輛騾車,寶馬以後在買。”
這騾車是個朋友家的,想著回去說說,看看他家賣不賣,反正他家也不怎麼用。
錢七聽了白了他一眼,這個梗是過不去了!
兩人收拾好看天色不早了,打算先回客棧,等明天在去東郊問果樹苗的事。
羅斌看孫家地裡蹲著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