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第1/4 頁)
胤禛冷笑道:“胤禩向來自傲,胤禟則是從小就覺得自己出身高貴,改了名字,定是會打擊到他們的。就算不行,那他們還有兒子女兒呢,一個個改過去,還怕他們不難過?”
“可是,就怕會讓人覺得,皇上的手段太幼稚了些。”靜怡遲疑了一下說道,她不是同情胤禩和胤禟,而是真的在為胤禛著想,這種外在的狠毒,最是會被人苛責了,還不如胤禛表面上看著大方些,內地裡用些手段呢。胤禛之前的壞名聲哪兒來的?歷史上這些名聲,甚至逼的他不得不寫書自辯,再次將自己弄成了一個笑話。
現在,她想讓胤禛保持一個好名聲。
☆、第 130 章
“朕就是這樣的漢子!就是這樣的秉性!就是這樣的皇帝!他們若不負朕; 朕再不負他們!”胤禛怒氣不減:“朕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別人看法; 與朕何干?”
見靜怡還想開口,就率先擺擺手:“這事情; 你不用過問了; 朕痛恨胤禩和胤禟也不是這一兩年的事情了,早先汗阿瑪還在的時候,就說過; 胤禩是奸佞小人,別人只當他是溫潤如玉; 八面玲瓏,實際上不過是拿著國庫的東西給自己拉攏人手; 撬了朝廷的牆角還要賣乖當是為朝廷出力了; 朕生平最厭惡的,就是這樣兩面三刀,明面君子實際上比誰都小人的貨色!”
頓了一下,靜怡笑道:“我也沒打算繼續勸解皇上,就像是皇上說的; 你本身就是這樣的性情; 我勸你的話; 你一時聽在心裡,可能手下留情了,但回頭再想想,心裡說不定會更覺得憋屈; 所以倒不如讓你一次將心裡這口氣給撒出去,日後的事情,日後再說。”
她也是想當然了,她自己重視名聲,就想著幫胤禛也維持一個好名聲,卻不想想兩個人的性格和身份,本就是不一樣的。
她是不得不重視名聲,若是換了她當皇帝,她早就廢除各種看不慣的事情了,奈何空有想法,實際上卻只是個前面朝政都不能過問的貴妃,上有皇上,中間有皇后,下面有禮法宗室,上中下織成一張網,她若是不安安分分,規規矩矩的,這張網就可能將她給勒死算了。
可胤禛是皇帝,這整個大清,沒有誰比他更大。他的政令,可能會有人發對,但只要不牽扯到黎民百姓,政權利益,基本上,還是能安安穩穩的推行下去的。
就算是牽扯到了政權之類的東西,胤禛手上有兵丁,他也能直接武力鎮壓啊。胤禛不遵守規矩,大臣們頂多是上個摺子規勸一下,自大明之後,撞死的御史就已經絕種了。清朝的制度,那就是皇上最大,皇權集中的特別嚴重,胤禛幾乎能算是說一不二了。
這樣的地位,胤禛還用顧忌別人的看法,還有在乎外面的名聲嗎?
哦,民眾之間的名聲可能還是要在乎一點兒的,但老百姓誰管你朝堂上今兒誰改了個什麼名字啊。
胤禛這口氣,也是憋了有十幾年,甚至二十多年了,現在終於能出口氣了,她若是攔著,胤禛心裡會痛快了?
“今兒我讓廚房準備了些烤羊肉,你等會兒……”靜怡頓了頓,擺手:“算了,你現在火氣就這麼旺了,若是再吃了烤羊肉,我怕你整個人都要燒起來了,吃點兒下火的東西吧?”
這次胤禛倒是不反對了,靜怡再次提醒道:“我說的那個八卦小報,你考慮好了沒啊?”
既然胤禛要一意孤行,她勸阻不了,就只好想個辦法收尾了。朝廷大臣,宗室王爺的看法算什麼啊,民眾千千萬,他們說好,那才是真的好。他們覺得胤禛是明君,那胤禛就絕對是明君。
“這個事兒,朕打算交給天申去做。”胤禛沉吟了一下說道,靜怡笑眯眯的點頭:“好啊好啊,但是我有幾個設想,我回頭自己找天申說說?”
胤禛點頭應了,午飯既然不能吃烤羊肉了,靜怡就讓人做了田雞湯。胤禛本來有些沒胃口,畢竟,氣的很了。可見靜怡吃的香甜,小阿哥和小公主也在一邊鬧騰著要再來一碗,他也跟著添了一些,最終,吃的也不算少。
吃完飯,胤禛到前面養心殿去了。靜怡抱著小阿哥和小公主哄了一會兒,就自去暖閣看賬本去了。
第二天中午九點多,元壽和天申一起過來請安。順便說了些朝堂上的事情:“汗阿瑪今兒在朝堂上責罵了三哥,說他認賊作父,和八叔九叔狼狽為奸,三哥性子倔強……”
弘時那孩子,和胤禛是很有幾分相似的,但又不是特別像。像的是性子,兩個人都挺執拗小心眼的,比如說,胤禛能為著康熙一句喜怒不定的評價,就保持一張冷臉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