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3/4 頁)
管信佛通道還是倆都信的百姓都愛去看。按說各個道觀都會派人去,但奉安觀是個坤道觀,素來不大參與此類活動。因此旁人忙碌時,她們反而無事可做了。
華陽真人便命人將晨誦閣裡的大爐子點得旺旺的,將一眾因阿淇姑娘的到來後伙食和玩具驟然改善了而一個個養得膘肥體壯心寬體胖的小姑娘們召集起來,讓她們背《道德真經》。
雲秀:……這是年終考核嗎?這是年終考核吧!
立觀九個多月,沒教旁的,就教了本五千字的真經。雖說突擊檢查什麼的太狡詐,但云秀覺得,平均下來一天就背二十來個字,其實也不算太為難人。
何況是七八個小姑娘一起背,就算有人忘了一兩句,應當也能糊弄過去吧。
她太天真了。
小姑娘們開口沒一會兒,雲秀就捂著臉不忍看了。
該怎麼形容?就像八馬同轅,往那個方向跑的都有,還有幾個裝死的。難得有兩匹能好好走路的,終於給拖到平地上,背至耳熟能詳的句子了。那些裝死的突然詐屍,撒蹄子就往溝裡帶……
不忍卒聽,簡直不忍卒聽啊。
災難現場般的背誦終於結束了。
雲秀和阿淇兩個人都面紅耳赤,連看華陽真人一眼都不敢。幾個小姑娘也都心虛,偷眼瞧瞧她們,再瞅瞅華陽真人。
華陽真人不愧是真神仙,定力強的很,居然眼都沒眨一下。
只說,“每個人抄一遍,抄完交給阿淇檢查。”便放她們過關了。
阿淇帶著小姑娘們抄書,華陽真人便和雲秀一道做護符。
按慣例,每逢元日,道觀、寺廟都要設壇**,請本院得道高人向普羅大眾宣講教義。這也是香火鼎盛之處,各個道觀、寺廟互相比拼道行、爭奪信徒的手段。奉安觀才立觀,華陽真人又沒有爭名奪利之心,本不想摻和進去。可幾個常來往的女居士紛紛勸說,“要讓他們知道,坤道里也有道行深厚的高人”,觀裡女道長們也都竭力促成,華陽真人見眾意堅決,才答應下來。
至於做護符賬房裡的女算盤聽說華陽真人要**,立刻打著算盤給華陽真人算了筆帳去年我們賑災花了多少錢,恤孤花了多少錢,吃穿用度花了多少錢……別看賬面上是盈餘的,但我們的財務結構很不健康啊。就一個破菜園子一個十來畝的莊子,產的米菜剛夠自己吃飽,大花銷全靠香客捐獻。我們缺錢吶,我們缺很多很多錢!咱們觀裡的護符口碑好,許多人都在問什麼時候再出一批,不如就趁此機會再出一批?道長您若實在清高,不願意賣護符,我們就只好買田了。我們不用交田賦,買田最合算!說起來最近捐稅重,田裡刨出那點糧不夠交賦的。白送給我們怕都有人願意,正是置辦田產的好時候啊!
華陽真人、雲秀:……
兩位修仙人,只好老老實實圍著爐子開始做針線活兒。
小姑娘們老老實實開始抄書了,阿淇便來幫雲秀拈針。
一面忍不住就問,“大師為何不願買田?天下能古剎名寺,哪個名下沒有千百畝良田?”
雲秀心想,這叫侵奪田產。寺廟侵佔的田產多了,朝廷能收稅的田產就少了。待超過了限度,朝廷榨乾百姓也收不夠稅時,就要滅佛屠道了。
當然這並不是奉安觀不買田的理由。
奉安觀只是為了給老太太追福而建,待三年之期一滿,只怕華陽真人和她都會離開。柳家也未必願意繼續供奉著,到時怕就要將道觀遣散了。若攢下大筆田產,不是徒然增添事端嗎?
雲秀看向華陽真人,華陽真人卻搖頭,“難以一言備述。”又看向幾個交頭接耳抄著書的頑童,“你去告訴他們,若明日我講完法,她們還背不下來,我便讓她們父母來領她們回去。”
不知為何,雲秀竟從她眼中看出些悲憫和無奈來。
阿淇卻只以為華陽真人嚇唬她們的,便笑道,“我這就去同她們說,保證她們再也不敢偷懶了。”
雲秀便悄悄問,“怎麼了,明日法會會出什麼亂子嗎?”
華陽真人道,“有我在,能出什麼亂子?”
雲秀想想也對,便道,“那您為什麼要把她們送回去啊。”
“你捨不得?”
雲秀有些不好意思,“……一起住了這麼久。驟然分別,肯定會有些捨不得啊。”
華陽真人抿唇微笑起來,“……痴兒。”
雲秀就當這是她的口頭禪了。
華陽真人又道,“你剛從華山回來時,我還擔憂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