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4 頁)
蘇謹琛回到清風院的時候, 蘇皎月已經走了。
書案上她寫過的大字都收了起來, 就是不知道那丫頭有沒有看見自己臉上印的墨字。
蘇謹琛笑了笑,抽出靠背椅打算坐下的時候, 卻看見地上掉了一個小東西。
他彎腰撿起來一看, 竟是一個做工粗糙的荷包。
這種樣子的荷包, 必定是府上最下等的、不懂針線女紅的粗使丫鬟做的。
蘇謹琛隨手握在掌心,正打算丟了, 眉梢忽然就跳了跳,他一下子就明白了過來。
蘇謹琛頗有興致的坐在椅子上, 指尖細細的撫過上頭的繡樣,真是哭笑不得。
好好的一個“福壽雙全”的花樣, 被她繡成了什麼樣子!那牡丹花小的跟月季一樣,那桃花更是連花瓣都分辨不清……
而那像石頭又不像石頭的東西上, 還有兩滴凝固的血跡……蘇謹琛彷彿都能想象出蘇皎月被針紮了之後, 那齜牙咧嘴的表情。
這麼一比,他讓她寫字,實在比繡花容易多了。
蘇謹琛嘆了一口氣, 這種樣子的荷包, 還是他幫她收起來的好,免得她拿出去丟人。
……
蘇皎月是在晚上吃完了晚飯, 才發現荷包不見了的!
這個荷包花了她整整半個月的時間啊, 凝聚了她多少的“心血”啊, 現在居然不見了?
她明明記得從鶴瑞堂出來的時候, 還帶在身上的。她把東西帶去給孫媽媽瞧了, 雖然沒有得到她由衷的讚美,但也收穫了幾句虛偽的稱讚= =
“青杏,你再幫我找找,真的找不到了!”後天就是蘇謹琛的生日了,現在讓蘇皎月重新再做一個荷包,這可得要她的命了!可要是再準備別的什麼生日禮物,又覺得太沒誠意了。
蘇皎月穿越過來這麼長時間,其實也開始有些知道如今的現實情況和原小說中的區別了。
比如說原小說中,她就沒提起過蘇謹琛生母周氏的嫁妝問題,但實際上,這些嫁妝都在蘇謹琛的手中,前幾天還有莊頭管事進府找他,他應該是收了不少年利的。
承恩侯府對蘇謹琛不上心,但周氏留下的東西,還是一樣不少的給了他。
所以蘇皎月知道,蘇謹琛其實是一個有錢人!而且據說蘭姨娘和蘇映月這麼向著他,就是因為他每年都會拿一些銀子出來,分給海棠院的下人們。
那裡都是周氏曾經留下來的老人。周氏的父親在她出閣之後,就因為得罪了剛登基的新帝,被貶去了蜀中,一家老小都跟了過去,十幾年沒有回過京城。而這些陪嫁的下人,在周氏過世之後,便都留在了京城。
所以蘇皎月還知道,蘇謹琛還是一個很念舊的人。
“姑娘想一想,是不是丟在什麼地方了?”青杏在房裡左右找了找,又把針線簍子也翻了翻,只轉身問她道:“姑娘最後一次看見那荷包,是在哪兒?”
蘇皎月擰眉想了想,她剛才在清風院睡著了,等醒過來的時候,蘇謹琛已經不在了,她便把那荷包拿出來翻看了半日……
“糟了!一定是丟在兄長書房裡了!”這本來就是要送他的東西,要是被他撿去了,她還拿什麼送啊!
“既然是落在了大少爺的房裡,那姑娘就不用著急了,反正遲早是大少爺的東西呀。”青杏只笑著道:“姑娘親手做的,大少爺一定喜歡。”
“那怎麼一樣呢……”蘇皎月嘟囔道:“本來我是想著……他要是不喜歡,我就不給他了。”那荷包做得實在寒磣,蘇謹琛這樣霽月清風一樣的謫仙,沒準還真看不上她那件俗物呢!
“姑娘怎麼會這麼想呢?”青杏只勸慰道:“大少爺從小就沒什麼人心疼他,哪裡會有人送他荷包,姑娘指不定是第一個送她荷包的人呢!”
蘇皎月暗暗腹誹:那你可想錯了,沈若嫻送過他很多次,很多個,只是他從來沒要過而已……正因為她在原文中寫沈若嫻繡工了得,做的荷包怎麼怎麼精美,而蘇謹琛卻連看都不看一眼,這才讓蘇皎月覺得忐忑呢!
荷包畢竟是隨身帶的東西,沈若嫻的他都看不上,會看上自己這歪瓜裂棗模樣的?
不行!明天一定得找個機會,把荷包給要回來!
……
第二天便是除夕,老太太、徐氏、李氏都是命婦,一清早便進宮朝賀領宴去了。
等午後回府,整個承恩侯府才正式熱鬧了起來,硃紅色的大門洞開,四處張燈結綵,掛著喜氣的紅燈籠。侯府上下,不管丫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