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1/4 頁)
這就好比是一個貧民驟富; 兜裡有了銀子; 自然頭一件事便是好好花錢才對。化龍之前; 蛟蛇藏著縮著盤著,眼下正是它該騰雲駕霧,顯露威風的時候。
封鴻自認,運氣不佳。他也曾給自己卜過卦,卦象說他竹籃打水,功虧一簣。
如今距他達成目的僅剩了最後一步,待靈璧小友屠龍的瞬間,奪舍便好。
封鴻甚至覺得,屆時如寒松小友實在難以割捨與靈璧的情誼,他也不介意頂著靈璧的身子跟寒松過幾年。只要不壞元陽,摟摟抱抱,親親總是沒關係的。
這一路來與兩位小友怪有緣分的,不管是孽緣也好,還是良緣也罷,總之難得投緣。
道人的目光追隨在靈璧身後,全然不曾察覺寒松已經摸到了他身後藏了下來。
寒松在瞧見封鴻的瞬間,躲到了一棵樹後,偷偷的探出頭監視封鴻。對修士來說,用肉眼觀察,是最愚蠢的行為。
畢竟只要散出靈識,依照個人境界的高低,小至方圓百米,廣至方圓百里,無處不能為他所見。
可如今寒松選用肉眼查探,卻是再聰慧不過了。封鴻道人多少也是個元嬰修士,恐怕只要寒松的靈識剛一散出,他便會立刻察覺。
而今和尚用肉眼觀察,封鴻對身後的寒松也無跡可尋。
寒松順著封鴻望的方向,低下頭,將目光拋下了山谷。寒松練就了一雙慧眼,即便不動用靈力,目光依舊似天上的雄鷹一般銳利。
除了那大到無法忽略的神龍之外,他還鎖定了一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玄色小點。從山頂遙遙望下去,那小點移動的並不算快,可若是將距離算上,那處玄色的小點速度就稱得上驚人了。
遠近左右,都不曾見過靈璧,寒松不得不想,下頭那玄色的點,會不會就是在夢中與他相伴的娘子。
寒松收回身子,靠在樹上半坐了下來,琢磨著下一步該怎麼做。
若換了半年前,寒松尚未遇見靈璧之前,抑或是放在昨日,寒松都會選擇直接衝上去,與封鴻纏鬥。
他才不管什麼輸贏,反正拼了這條性命,輸贏都值當了。然而如今心中有了牽掛,寒松既不想靈璧死,也不想自己死,他想兩個人都活著。
後背貼在樹上,樹皮摩擦著身後的僧袍,將銅皮鐵骨的寒松也弄痛了。
總要想個萬全的法子。
封鴻與自己之間,隔著元嬰與金丹修士之間的境界之差,這樣貿貿然上去,寒松根本沒有勝算可言。
想來想去,寒松以為如今他只有一條路可走了
。
將纏繞在腕子上的念珠解下,寒松把一顆顆由眉心骨磨就的念珠拆了出來,在自己的身邊擺了一個陣法。
陣法布成之後,寒松彷彿徹底消失於天地之間,與山間的花草樹木融為了一體。
他盤腿坐在了陣中,沒有了樹木遮擋。
封鴻似察覺到了什麼,警惕的回過頭瞧了一眼。然而在他眼中,寒松所在的方向空蕩蕩,無有任何不妥。
轉回頭來,封鴻繼續去瞧在溝谷之中的靈璧。
但彷彿就像是天道在與他作對一般,方才還在的那個玄色小點,封鴻不過是將視線挪開了一瞬間,再回過神來時已然消失不見了。
他立在劍上向下張望,好一番尋找也不見靈璧的身影。狠狠在青虹劍上踩了幾下,試圖向它詢問,曾經的主人在何處。
可惜,青虹倚天雖是靈璧的佩劍,卻也僅僅是佩劍而已。
不似巨劍尊者將巨劍作為本命法器,性命相依。靈璧貪生怕死,並不曾像大多劍修一樣將命魂投入劍中。
雙劍自然也沒有認靈璧為主。
巨劍尊者也曾問過靈璧,你咋就跟別人不一樣呢,不說好好與自己的劍交流交流。吾輩修士,尊長也好,同輩也罷,說走火入魔就走火入魔,好好地一個人,說沒就沒。
也就只有自己的劍能常伴左右,不離不棄了。
但靈璧有自己的道理,把命魂投入劍中,劍成精了想要取代我怎麼辦呢?
再說了,是茶樓的小曲兒不好聽,還是飯莊裡的酒菜不好吃呢,靈璧以為她還不至於墮落到要跟佩劍訴說心事的地步。
也正因當初靈璧的固執,如今封鴻沒法子從青虹劍中得知靈璧所在的位置。氣急敗壞,又無奈,封鴻狠了狠心,御劍朝著山谷衝了下去。
本想置身事外,隔岸觀火。在靈璧與神龍分出勝負之後,他好坐收漁翁之利。可如今鷸蚌相爭他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