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部分(第4/4 頁)
,這些都是後話。
當看到山洪下來,而全城人呆在石山之上,安然躲過一劫時,沐晚終於放下心來,帶著古百,悄然離去。
第350章 撿了一隻“野豬”
沒了唐家兄弟的拖累,沐晚的腳程恢復如常。古百蹲坐在行李木架的上層,心情大好,伊伊呀呀的哼起了小曲兒。
繼續東行。
一路上,沐晚碰到了幾個獵戶和樵婦,向她們打聽周邊的情形。這裡的人世代居於此,比較閉塞。不過,據祖上傳,往東走,距這裡大約五百來裡,有一座很大的城市,叫做平西府。
於是,沐晚帶古百,又走了兩天,在第三天上午,看到了獵戶們口中的那座“很大的城市”,平西府。
其實就是一座邊城。
貌似這裡的邊界安逸得很。城門居然是黃泥壘砌,木頭搭築。如果不是泥洞門上寫著“平西城”三個字,沐晚真會以為自己走錯了地方——很有意思,康梁國、吐夏國,以及這裡,文字是一樣的,只是字型不同;語音也大同小異。
兩個年過半百的老嫗,穿著黑色的厚夾襖,坐在城門根下曬太陽。她們倆的胸前都寫著一個白色的“防”字。
居然是軍士。手無寸鐵、白髮蒼蒼的軍士。
沐晚表示服了。這裡的人對雪山這道天然防線實在是太信心了。
她吐出一口濁氣,揹著行李木架,手裡提著兩隻山雞,三隻野兔,裝成獵戶,走進城去。
兩名老嫗默默的看了她一眼,沒有吭聲。
城裡不大,多半都是低矮的黃泥房子。不過,整座城市比被泥石流埋掉的唐家堡要大好幾倍。
在集市上,沐晚賣掉了山雞和野兔,得了七十枚銅錢。隨後,她找到一個專賣舊書的攤子。花五十枚銅錢買到了一卷殘舊的《大秦山經注》。上面繪製了大秦的地貌、風土人情,以及物產。原著應該是很精美。而這一本顯然是仿製本,粗糙得很,勉強能看。
據攤主介紹,這是前朝倒數第二任國君在位時命人刊印的,成書有九十餘年的歷史。
集市裡總共有三個這樣的舊書攤,不過。都大同小異。這本《大秦山經注》沐晚能找到的類似書裡。年代最近的。
這會兒,買書的人不多。沐晚跟攤主閒聊了一會兒,得知。現在的朝代國號叫“東安”,建國五十七年。這裡的皇帝被稱為“鳳皇”。東安第三任鳳皇三年前才登的基,年號“元興”,現在是元興三年二月初六。
康梁國和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