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1/4 頁)
“你怎麼能這樣說自己呢?”曲錦存心疼的伸手製止她的話,“再說我們明媒正娶行過周公之禮,乃是堂堂正正的夫妻,我做任何事都是應該的麼。”
啐,好不要臉!
莫莉面頰一紅,白了他一眼。
誰面皮薄誰吃虧,自古亦然啊。
“這粽子糖不錯,哪兒來的?”莫莉為轉移氣氛,又捏起一塊糖放入口裡。
曲錦存施施然走過去,緊貼著她坐在一旁,也抓了兩顆糖吃著:“老太太給的,據說是貢品,我看也尋常。”
這兩天,李老夫人老疑心莫莉已經懷上了,因此一直沒有讓他們過去請安,倒是曲錦存時不時去她哪兒晃晃,刷一下存在感。
能夠不去上趕著被挑刺,莫莉當然樂得清閒,就安心在院子裡當新婦娘子。
而今天這粽子糖,不能不說是李老夫人的一個訊號——她似乎已經篤定莫莉身懷有孕了,先試探試探,如果莫莉反應平平,說不定她就會將自己的懷疑坐實。
假設莫莉沒有懷孕,卻接受了老夫人的賞賜,那麼就是沒規矩了。
而如果莫莉若因為幾塊糖就上趕著去給李老夫人道謝,卻又顯得有些興師動眾,太小家子氣。
這糖一吃,麻煩就來。
想著想著,莫莉鬱悶的推開了琉璃盤子,將琥珀色的糖果推的遠了一點。
哦,暗示我趕緊努力懷孩子是吧?暗示我不努力的話就連顆糖都沒得吃是吧?
越是這麼想,莫莉越覺得曲錦存陰險。
她卻是誤會曲錦存了。
實則今天曲錦存為討她的歡心,特意去前院給老太太送好感去了,這粽子糖是他額外討要的,因貢品難得,李淵現在只是閥主,只能算個諸侯,那貢品吃起來也沒多少份的。
能給莫莉帶回來這一盤子,已經是李老夫人格外疼寵他,將自己那份出讓出來的結果了。
然而莫莉卻將這件事陰謀化了,曲錦存眼見得自己弄巧成拙,也不由得暗自無奈——曲教練那傻子得讓莫莉小猴子有多大誤會啊,就一口糖也能叫她想多,真冤。
兩個人腦洞總對不上,是有點愁人。
曲錦存不說話的時候,就在偷看莫莉。
跟太子記憶中的那隻瘦瘦小小的小猴子不同,這一世,她眼珠子黑漆漆的,兩頰暈紅,周身透著一股青春活潑的氣息,臉色晶瑩,膚色如雪,面頰上還有一個小小酒窩,微現俏皮,甚是清秀絕麗。
且發育良好,該有肉的地方一塊都不少,在他回憶的時候,那份“手感”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
莫莉見他忽而神色古怪,眼神幽深,不知怎地有些不自在,自己藉著梳妝背對他而坐,避開了他的視線。
一直到用過午膳,李大夫人派人來請他們去吃茶聽戲的時候,兩人之間的氣氛才稍微好了一點。
「梨園戲」顧名思義即源自唐朝「梨園教坊」之歌舞戲,玄宗時酷愛九代遺音之傳統「清樂」(隋、唐國樂九部伎之首),自作新曲名曰「道調法曲」,親自教習樂伎於宮苑梨園,故「清樂法曲」部之歌舞人名曰:「皇帝梨園弟子」。梨園歌舞分有「女弟子隊舞」與男孩之「小兒隊舞」,所用樂曲以橫笛定調,音調高出「清樂」本調二律,高亢亮麗,利於兒童細稚嗓音;「清樂法曲」則是洞簫定調高,溫婉悠揚,適宜成熟之韻情表達,其遺制猶存於今之南音音樂與梨園戲曲規範之中。
實際上,在真正的隋唐,是沒有明清時代那種戲班子的。
但是在曲錦存“隋唐演義”的造夢空間裡,戲班子取代了隋唐的梨園教坊,唱堂會代替了教坊伶人,而且生旦淨末丑一應俱全,倒讓莫莉這個從未去過傳統劇院的人大開眼界。
而吃茶的時候,佐茶的茶點更是別緻。
酥糖是傳統名點之一,春節應時糕點。在南北等地均有特色酥糖產品。有著悠久的生產歷史,最早源於唐代。
其享有:”茶罷一塊糖,咽而即消爽,細嚼丹桂美,甜酥留麻香”的美譽,為歷代名人所稱讚。今天莫莉吃茶佐茶用的桂花酥糖由屑子和麥芽糖骨子組成。屑子是酥糖的基本原料,用麵粉、棉白糖、熟純芝麻仁、桂花等合制,麥芽糖骨子是麥芽糖釀製而成,經過原料配製、碾霄、熬糖、拉糖、壓糖等多道特殊工藝精製,成品呈長條麻將形,塊型整齊,酥糖霄中均勻分佈著麥芽糖骨子,入口時酥糖霄香甜、桂花麻香濃郁、骨子鬆脆,令人口舌全沉浸在一口香濃甜水之中,糖塊入口即溶,香料則可以再牙齒間慢慢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