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第3/4 頁)
非常明顯,一邊是城市廢墟,一邊是茂密的草原,交匯的地方嚴絲合縫地嵌在一起,不知道的看到這情況還會以為是城市建高的時候,只建到這裡。
人對於陌生的世界和地方總有畏懼心理。
風傾然沒有選擇向草原方向去,而是選擇了自己相對熟悉的地方。
人生存離不開水源,同樣,野獸也需要水源,有湖泊的水源地,必然會引來各種各樣的野獸。
風傾然在選擇過冬駐地的時候,完全沒有考慮地勢平坦的錦花公園。錦花公園有座錦花湖,可以作為水源,同樣,也能引來大量的野獸,在此之前,從錦花公園到區政府這一片都是避難點,獸潮來襲時,避難點裡死的人遠過多戰場上的人。走進避難點,隨處可見被野獸踩碎的人體殘碎,以及被野獸啃食剩下的殘肢斷體。
她選擇的地方是離錦花公園有半天路程的一座小村子。
村子裡的房屋早已全部坍塌,廢墟上的雜草都有二層樓高,村外有菜地,有魚塘,菜地已長滿茂密的植物雜草,魚塘裡也有變異植物紮根。
風傾然選擇這裡,是因為這裡離大型水源有一些距離,野獸喝水不會找到這裡來,而這裡有連成片的魚塘,能蓄水,可以就近打井取水,一千多人的飲水問題不用愁,離戰場只有半天路程,還可以派人去取獸骨、獸皮來搭過冬的帳篷。
再有就是這裡離野獸的遷徙路線近,也只有半天路程,打獵,早上去,晚上回,方便。
韓北辰是搞建築的。雖說如今蓋不了大樓,可要過冬就得搭蓋結實的躲避嚴寒的屋舍,就免不了要用到建築學的知識,韓北辰便派上了用場。
風傾然把蓋屋舍的事交給韓北辰。
如今蓋房子,別說磚石水泥,連棵存活下來的樹都找不到,在缺乏一切物資的情況下,他們能夠利用的建材變只有野獸的骨頭、筋、皮。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搭帳篷。
南方多雨,地上潮溼,於是,在搭帳篷的地方,先掘來土,用合抱粗的獸腿骨把地夯實成夯土臺,夯土臺周圍挖一圈排水溝,再在夯土臺上搭帳篷。
考慮到冬天極冷,需要烤火的情況,帳篷頂上,留了排煙換氣的頂,又加了個防風防雨蓋。
帳篷中鋪上厚實的獸皮做為地毯,中間挖一個直徑一米的火塘,火塘在冬天即可用來烤火取暖,又可以在上面烤肉,一舉多得。
床是不要想了,一塊獸皮鋪在帳篷裡,再加塊獸皮當被子。
韓北辰挑了五十個以前在工地上幹活的工人搭帳篷。
物資隊每天都去戰場剝獸皮、扛獸骨回來搭帳篷,把一切能夠用得上、能夠帶回來的東西都帶回來。狩獵隊則在野獸的遷徙路上獵殺小型獸群和落單的野獸。基本上獵到的野獸心臟都當場分食,有多的便帶回來交給風傾然處理,皮、肉、筋都剝了,有用的腿骨、肋骨等都帶回來搭房子,獸筋用來當結實的繩索用,肉烤著吃,有多的便風乾成肉乾當儲備糧。
其他的隊伍也是同樣如此,拼命地做著過冬的準備。
考慮到飲水問題,風傾然更是讓人在離池塘不遠的地方挖了好幾口深井。
挖井非常不易。挖到一米半的時候便挖到了岩石,在缺少專業打井工具的情況下,只能靠異能者的蠻力用獸骨強行砸碎岩層,再把碎岩石用獸皮兜提上去。池塘下面的地下水比較足,井打到兩米多深的時候便開始滲水,這時候就需要人用獸皮製成的皮桶往上提水。
天,一天比一天冷。
狩獵隊遇到的野獸一天比一天少。
天上的鳥都絕跡了。
上個月還在瘋長的植物紛紛枯萎,被凍得乾硬。
排水溝裡的水都凍成了冰。
每個人都裹上了厚厚的獸皮。
戰場上死去的那些野獸屍骨早被物資隊瓜分乾淨抬了回去,只留下一些實在搬不動的巨獸骸骨和沒有那人力去掩埋的人體遺骸留在戰場上。
很難再發現野獸,出去的狩獵隊人數減少。
沒有別的燃燒材料,人們只能砍伐到處瘋漲的植物當柴燒。他們把用野獸骨、野獸鱗甲製成的砍伐工具,將這些植物砍成三四厘米長一截的柴,堆在距離各自帳篷附近,怕不小心著火,堆柴的地方距離帳篷大概留下二三十米的距離。
韓北辰考慮有巨獸來襲的情況,帳篷間的距離都留得較寬,每個帳篷視大小住一隊至兩隊人。
風傾然作為首領,她的帳篷經常兼做議事廳,因此帳篷搭得比較大,且在帳篷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