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第4/4 頁)
國內還有什麼敵人,大概就是這個月浩瀾了。
如果沒有月映華,月浩瀾會是這個國家名正言順的太子,他打小也是孔武有力,聰慧過人,跟其父一般野心勃勃,立誓要成為跟父王一樣的梟雄,他的母妃還是西涼國的女戰神,率領的一支為數十萬人的巾幗軍隊,立下戰功無數,深得民心。
這樣的月浩瀾,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從小就很為皇室和朝臣看好。
可惜,在月浩瀾十一歲那年,月映華出生了,從小就顯露出驚人的天分與才華,習文習武,樣樣輕鬆,不費吹費之力,就蓋過了月浩瀾的風頭。
與中原人“嫡長子繼承家業”的傳統觀念不同,西涼國崇拜實力,尤其是崇拜武力,誰當太子,不是由誰先出生決定,而是由誰最有本事決定,因此,月浩瀾的地位,受到了撼動。
月浩瀾畢竟年長月映華十一歲,年幼的月映華再怎麼出色,也還是玩不過這位大皇兄,但是,當月映華年滿十二歲以後,一切,開始不同了。
十二歲的月映華,已經能和月浩瀾打成平手,在文才、人際關係、個人魅力上,更是遠超月浩瀾。
此時的月浩瀾早已成年,對皇位充滿了渴望,他知道這個三弟已成自己的勁敵,便起了殺心,暗中找種種機會想除掉這個三弟,而月映華也不是等閒之輩,完全沒有坐以待斃。
兩人表面上和睦,暗地裡卻鬥得很兇,鬧得人盡皆知。
而蒼梟王,是最恨窩裡斗的,尤其是重要人物內鬥這種事,他更是恨之不及。
但他並沒有強行責罰這兩個出色的兒子,而是公告天下,讓他們兩個進行公開、公正、公平的比試,贏者為太子,輸者永世不能再起反心和殺心。
在月映華十五歲那年,他與自己的大皇兄,在舉國上下的關注下,進行了長達三年的比試。
比練兵、比帶兵、比打仗,比功夫、比人脈、比狩獵……三年的比試,月映華以絕對優勢勝出,在萬民歡呼中,被正式冊封著西涼國的太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