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1/4 頁)
朱謹淵搖頭:“這哪裡有,二哥關到現在才放出來,他身邊又插不進人手,誰能知道。不過他說,他不選妃,自有理由跟皇爺交待。什麼理由,能令皇爺同意他如此?依我看,皇爺再拿他沒有辦法,至多允他挑一個自己中意的罷了,不選是萬萬不可能的。”
賢妃沉思著點了點頭:“我兒說得有理——”
朱謹深為什麼拒絕選妃?
他又何以來說服皇帝?
這兩者湊在一起,理由似乎呼之欲出。
饒是賢妃向來沉穩有度,心裡都不禁跳了跳,努力壓住想了想,道:“三郎,若真的如此,必定秘而不宣,恐怕不是你我可以打聽出來的。先不要管二郎,他鬧著不選,正是你的機會來了,你可不能再陪著他拖下去了,母妃這裡,已替你擇定了一個不錯的人選……”
☆、第99章
賢妃想錯了。
朱謹深貫徹了他從來不與世人同的行止。
他進宮的時候, 正逢著午門內大朝散去, 百官三三兩兩地自文武兩門分道而出,見到他忽然出現, 都大吃了一驚。
朱謹深並不管一下子聚焦到他身上的各色目光,跟走在最前面上來問候的九卿重臣說了兩句話後, 就繼續往裡走。
官員們望著他熟悉又陌生的背影,都仍有些回不過神來。
左都御史宋總憲搖了搖頭, 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這風向, 該變了。”
他旁邊的大理寺卿順口接了句:“往哪變?”
“或東或西,或南或北。”
宋總憲說罷甩著袖子往前走,大理寺卿追上他:“你這是廢話!”
“你才是明知故問罷。黯星缺的那一角已經補齊,光芒還能為人所奪?”宋總憲頭也不回,“只怕要不了多久, 滿朝文武的這塊心病,就該跟著痊癒了。”
“我看不見得。你說的這顆星,他自己的風向才真是讓人捉摸不透,其間變數如何,難說得很——”
朱謹深來到了乾清宮。
夏日烈陽照在身上,龐大宮殿上的明黃琉璃瓦反射出金燦的亮光, 幾乎能刺傷人的眼睛。
這是天下至尊之居所的威嚴。
朱謹深眯起眼看了一眼,很快垂下了眼睫, 沿著漢白玉欄杆緩步上去。
大朝會結束, 皇帝會著內閣的幾位閣臣移駕到了這邊殿裡, 繼續開著小朝, 商量陝甘報上來有旱災的事情。
聽說朱謹深求見,他停了一停,道:“叫他進來。”
汪懷忠答應一聲,親自出去傳話。
一見到朱衣玉冠的朱謹深,汪懷忠混濁的眼睛亮了一瞬:“二殿下——您這是大好了!”
朱謹深笑了笑:“汪公公。”
“殿下快請進去,皇爺等著呢。哎喲,瞧瞧您如今這精氣神,老奴真是——皇爺見到一定安慰極了。”
汪懷忠極親熱地小聲和他絮叨著,在旁引著他進入殿內,走過金磚漫鋪的地面,到達金漆木質的臺座下,朱謹深拂衣下跪行禮。
皇帝長久地打量著他,頓了好一會,才道:“起來吧。”
他沒有問朱謹深的身體休養得怎麼樣了,封禁的這兩年裡,別人不知道朱謹深的近況,他自然是得著回報的,為著有了明顯的起色,才將人放出來了。
分立兩旁的閣臣們細細地將朱謹深望著,心中各有思量,嘴上是都紛紛恭賀著。
朱謹深沒有說話。
他和皇帝原來關係就一般,一下兩年未見,更不知可以說什麼,等到閣臣們的聲音停下來時,殿裡一時就靜了一刻。
還是皇帝打破了沉默,幾個兒子裡,若說形貌,朱謹深是最出色的,他病懨懨的時候都夠在兄弟間脫穎而出了,而今面色健康,目光湛然,更是不用提了。
皇帝看著這樣的兒子,面上不大顯,心裡是舒暢,出口就也和顏悅色:“看著是長進了些,不那麼毛毛躁躁的了。”
沈首輔記得兩年前的約定,趁熱打鐵地當即就道:“皇上,二殿下病體大愈,選妃的事宜,正該操辦起來了。”
打朱謹治大婚後,皇帝就一直被這樣的聲音煩擾著,如今再無障礙,便也意動,笑著點了點頭:“準,擬旨,先叫京畿地區將婚嫁停下來罷——”
“皇爺,兒臣現今不便成親。”
皇帝被打斷,愣了一愣:“為何?”
“兒臣問過李先生,據他所說,兒臣外面看著是好了,但天生缺損的元氣沒有這麼快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