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打架,回答得含含糊糊,“他是文人雅士,名門望族,當然看不上在蠻荒之地長大的渾人……”
話未說完,她便靠在俞行知身上,沉沉睡去。
沉睡中不知俞行知輕輕為她蓋上毛毯,將她的頭攬在自己膝上,獨自在火邊端坐了許久。
你不必如此通透,這些事無需你來考慮。
第10章
二人一路徐徐行之,終於抵達鳳陽城之外,遠遠處是巍峨古城牆,大道兩側是一片水鄉,好大一片白茫茫的蘆葦叢沿途搖曳。兩人都覺得心情鬆快起來。
皆因俞行知的二哥俞行毅便駐守在此間,任從三品衛所指揮同知,受定遠將軍銜。
俞行知家世顯赫,其父俞敦素因武勳封衛國公,長兄俞行勇乃國公府世子,俞家共有五個兄弟俞行知行五排在最末,上有四個兄長,兩位姐姐。
沿途中細碎聊起,周曉曉方知俞行知此番遇此劫,皆因一人而起。
便是他從小一起伴讀長大的皇六子程時照。
六皇子之母妃郭達妃同俞母乃同胞姐妹,郭達妃英年早逝,撇下唯一的幼子。
程時照自小失恃,母族不顯赫且本人也不得聖心,小小年紀在宮中過得很是艱難。
俞母念及姐妹親情,極盡所能對幼年時期的程時照多有看顧,更是將自己幼子送入宮成為六皇子的伴讀。兩表兄弟一同拜在當今大儒宋子文名下讀書,故而分外親近。
程時照和表弟俞五郎年紀相仿,性情互補,少時幾乎焦孟不離。兼二人皆容貌出眾,行止風流,曾被譽為京城雙璧。
程時照自小失恃,初時在眾皇子中並不起眼,還頗有些玩世不恭之態,除了喜好沾花惹草以及和三教九流之人廝混之外並無所長。
誰知年歲漸長後卻開始展露頭角。
晉元十一年年方十九的程時照隨長兄吳王程時珏一道遠征匈奴,三戰三捷,初顯其不凡的軍事才能。
晉元十三年又受命同衛國公率河南、山西諸衛軍出塞築城屯田,鞏固邊防。
晉元十五年因其屢立殊功上封其為燕王,從碌碌無為的閒散皇子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的實權親王。
燕王此人修眉俊眼,顧盼威嚴,朝堂上和體豐有福的東宮太子幾成鮮明的對比。這幾年燕王為東宮所忌,雙方漸成水火之勢。
武英殿大學士林遠貌正是東宮太子麾下第一得力之人,其子林秉仁素來陰毒狠辣,便使出一招釜底抽薪之計,暗中佈置綁票了國公府最為年幼,也是和燕王最為親近的五公子,一路脅至川蜀,秘密囚禁,酷刑加身,企圖逼迫他寫出通敵賣國的書信,用以汙衊構陷燕王。
“樹欲靜而風不止,此次回去,京中必再起狂風驟雨,時照哥哥就是想退只怕也再無退路。”俞行知在車廂內輕輕嘆息。
“進了鳳翔城,找到你二哥定遠將軍,我們的安全至少無虞了。我這腦子中繃緊了一路的弦也終於可以鬆一鬆啦。”
周曉曉坐在車頭駕著馬車漫不經心地搭話。
她的心情很放鬆,這種上層建築間的戰鬥對她來說就像是歷史教科書中的一頁紙,既遙遠又不切實際。
她覺得把俞行知送進城以後大概就沒自己什麼事了,頂天也就悲春傷秋一下兩人之間跨階層的愛情故事。
正昏昏欲睡地打著馬,突然身後傳來一聲凌厲破空聲響。
周曉曉感到身體像是被重錘狠擊了一下。
隨即一股劇痛傳來,她眼前一黑險些掉下馬去。
一隻利箭射中她的後背,透肩而過。
我中箭了!她猛然意識到。
幾乎同時數支利箭破空而來,噠噠釘在馬車之上。
道路兩側傳來一片殺聲。
原來一路的安全都是假象,追捕他們的人正是埋伏在他們必經之處,守株待兔。
周曉曉勉強咬緊牙關撥轉馬頭,衝下大路,向著路邊的成片蘆葦灘衝去。
只有衝進蘆葦叢中,從水路潛行,尚有一線生機!
周杜鵑的體質原本及其強健,加上神經粗大,如果是原來的周杜鵑,即使中了一箭,也可支撐一段時間。
可惜瓤子換成了周曉曉的靈魂,那是個嬌生慣養,啥苦沒吃過的主,這一箭從後背射穿肩膀,疼得她三魂七魄直散了一半,眼前發黑幾欲昏厥。
幸好很快俞行知探出車外,從身後一把撐住了她並及時接過韁繩。
待到周曉曉勉強從痛苦中聚攏神志,她發現自己和俞行知半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