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2/4 頁)
佩這位久病的村長,他連資源保護都能想得到,肯定也是個體已為民的好村長,就是可惜了他這身體。
林德壽跟黃年說什麼也不好意思在這兒吃飯了,差不多看著冬生編了一遍,冬生又給了他倆一個籠子回去做樣本。兩人收拾了東西,往家回了。
麥芽讓黃年帶個話給二妞,她也不能明說,就說讓他告訴二妞,明兒上午家裡忙,叫她下午過來的一趟。
黃年答應下來,跟林德壽兩人告辭走了,他們也得趕著回去編黃鱔籠子,好抓些黃鱔回來。
元青今兒早上才送的黃鱔,不曉得陳家館子的廚子能不能燒出黃鱔的鮮味。
天氣悶熱的很,只有到了後半夜才涼快些,也能勉強睡著覺。
第二天清晨,榆樹村迎來一場清涼的雷陣雨,把遠處的山林都洗的清翠碧綠。
冬生一大早打著赤腳出門到田裡看了看,怕大雨把棉花苗吹倒,現在棉花苗長的正是旺盛,再過不久就要開花,等秋天就能結出棉果。
院子裡,到處汪著水,土灶也被雨水澆滅了。
園子裡的菜苗,像是一夜之間就長高了,蔬果也結的分外惹人喜愛。那棵薔薇花叢,打著幾個零星的花骨朵,耷拉著個頭。
田氏從廚房抱出乾柴,又撿了些幹稻草,蹲在土灶前生火。
麥芽洗好了臉,也過去幫忙,這滷鍋的湯最好不要滅。
田氏小心的點著火,因為灶底下還有積水,她嘆了口氣,“唉,得叫你哥哥趕快到窯廠去問問青磚的價錢,雖然沒買過,但依我猜肯定貴的很,咱家要蓋的地方這麼多,只怕很費錢的。”
麥芽明白娘說的在理,之前也是她疏忽了,記得前世出土過很多的古墓,只有達官貴人,才修的起青磚墓,平常人家哪裡能買的起,“娘,就先叫哥哥去窯廠問問情況再說。”
冬生回來的時候田氏便跟他講了,正好下午要去王家村,那個村子附近也有個窯廠,他可以順道去瞧瞧。
吃過午飯,麥芽拿了幾個薄荷香包,她昨晚又做了幾個,滷豬耳朵跟豬蹄也裝了些帶上。
因為下過雨,外面都是泥巴地,三個女娃都換了草鞋,幸好途經的都是大路,早些年有人鋪了些碎石子,又經過這麼些年人來人往的壓實,除了有些打滑之外,泥巴倒是不深,不然驢子陷了蹄子,只怕一步路都走不動。
田氏把他們送到門口,她不擔心別的,就怕孫氏那張嘴,她叮囑幾個孩子,千萬不可讓人看出來,他們是去瞧人家男娃子的。要是讓孫氏知曉了,又不知道得傳出多少風言風雨來。
冬生趕著車,驢子走的很慢,三個女娃坐在車上嘰嘰喳喳的嚷開了。
麥芽很少出門,也沒仔細看過這個異世。就像她不知道,家門口小溪的源頭竟然在斷崖邊的一個小洞。
那水就是從這洞裡流出來的,涓涓不息。他們就是沿著小溪往上流走,等走到源頭處,又拐了個大彎,往左去了,一路都是上坡,只等爬到最高的點時,眼前就出現了一座藏在山窪裡的小山村。
------題外話------
妞們;快把票票扔給輕煙吧,~(≧▽≦)/~啦啦啦
☆、第66章 替二妞看人
冬生指給她們看,“麥芽你瞧,坡下就是王家村,前面有個岔路,要往其他村子走,從就岔路岔過去就行。”
麥芽用手擋著夕陽,晚霞帶著一層薄薄的霧氣,籠罩在小山村上,映出如畫般的意境。
“這裡的風景好美,”她由衷的讚歎。
二妞有心思,哪裡會在意風景,倒是林翠跟麥芽感覺一樣,“聽我娘說,王家村以前是個大官避世的地方,當初周圍的路都沒有開出來,出山困難的很,後來那大官就用自己的錢開鑿了一條出山路,還在村裡辦的學堂,按理說,這裡所有的土地都是他的,他想給誰種,就給誰種,可他生性淡泊,把地都分給窮人了,他死後就埋在王家村附近的山腳下,村民們都把他當神供著,還給他造了座廟,他本姓王,後來這村子就叫王家村,但村裡只有一半的人姓王,其他的都是外姓。”
麥芽聽她說的好像在講故事,“真有那麼神嗎?還給他造廟,難道他真成神了?”
林翠搖頭道:“我就是聽別人講的,我哪裡知道是真是假,不過他廟上的香火,沒有觀音娘娘廟的香火多,哦對了,麥芽,差點忘記告訴你,過幾天就是廟會了,到時候你可得跟我們一塊去進香,”
麥芽聽的眼睛唰一下就亮了,“這裡還有廟會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