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部分(第2/4 頁)
個墊肩的,這樣挑擔就不會膈疼了。”
李元青無所謂的笑道:“這點小問題,都不算啥,曬穀場可得趕緊弄出來,本來想著家裡的場地能用的,可沒想到前幾日下雨,把院子裡的地完全沖壞了,弄的現在不得不臨時再做。”
他無所謂,麥芽可不這麼覺著,“你們還要挑好幾天的土呢,你這肩膀,到了明天傍晚,肯定疼的都不能碰,”她翻箱倒櫃的找棉花,家裡剩的棉花不多了,反正今年的棉花還在種著,到了秋天就能收著了。她想了下,這墊肩的不大可能綁在扁擔上,那隻能做成護肩,披在肩上,兩側蓋在肩膀上的地方,塞上厚棉花,兩邊都有,想換哪邊都不會有問題。
想到便做,麥芽也不再跟他講話,對著油燈,縫起墊肩來。這玩意也不用做的多好看,頂用就成。只是棉花得鋪的均勻,挑擔的時候扁擔不易從肩上滑落。這種活雖小,看著也簡單,但真正做起來,卻也有很多的門道。
麥芽趕工到半夜,才連著縫了三個墊肩。看她眼睛熬紅了,李元青心疼的不行,他情願自己肩膀被磨破,也不要看她這樣辛苦,面板破了,過幾天也就好了,可她這身子要是熬壞了,那可是會影響到她跟肚子裡的小娃。也許是心理作用,李元青有時晚上睡覺的時候,會把手放在她肚子上,總覺著手掌下有動靜,麥芽笑他,胎動要到四個月之後才會有呢,現在動的,只是她的肚子罷了。
第二天早上,李元青起了個大早,李氏也起來了,聽李元青說麥芽昨晚熬到半夜,做了幾個墊肩。他們娘倆走路都欠著腳,生怕弄出動靜來,吵著麥芽睡覺。李元青又回屋把窗簾放下了,這窗簾是麥芽自己縫的,放下之後,屋裡光線暗了許多,李氏看著他們這窗簾做的不錯,自己照樣子做了一個,是用舊被面做的,能擋光就好。
田家那邊,田氏也一早就起來了,燒了一大鍋南瓜稀飯,田家南瓜剩的也多,自從開春之後,南瓜都擺在乾燥的地方,隨吃隨拿就好了。
知道麥芽喜歡吃的南瓜稀飯,是把南瓜皮削掉,只用南瓜肉切成小丁,也不加麻豆,只加白米熬成粥。他們種的南瓜,都有些微微的甜味,熬到一定時候,又香又甜。他們幾個要幹活,光吃稀飯肯定不行,於是田氏又用糯米麵,炸了些糯米餅子,用菜籽油炸的,糯米吃著最管餓了。
陳掌櫃從屋裡起床之後,精神好的不能再好了,站在堂屋門口,看著掛在天邊上的白雲,伸了個懶腰,說實話,這樣的日子,他真想過一輩子,每天都有活做,每天都過的很充實,也不用迎來送往的招呼別人,這笑容只對自己身邊親人綻開。
聽見廚房裡有動靜,不用看,也知道田氏在做早飯。
冬生一邊往外走,一邊提鞋子,見他站在門口,笑著問候道:“陳叔,你起來啦!”
陳掌櫃見他急著往外走,知道他要去收黃鱔籠,忙叫住他,“等下,我跟你一塊去,我換個鞋。”他腳上也穿著布拖鞋。
田氏在廚房裡聽見他們講話,走到廚房門口,道:“你們吃過早飯再去吧!”
冬生道:“不用了哩,我們昨兒下的不遠,馬上就能回來了。”
陳掌櫃也道:“我們兩個一起去收,一柱香的功夫,你把稀飯盛起來,放涼了,我們回來就能吃了。”
見他們著急忙苡慌的走了,田氏臉上浮現微不可見的笑容,轉身又去忙別的了。
這幾日田家的人沒空再收黃鱔跟小龍蝦,也不好收,各家有各家的想法,乍一瞭解到這個掙錢的法子,誰都想去嘗試一下。起前冬生還在家裡收,可攏共也沒幾戶往這邊送,時間一久,這事便作罷了。大家都想著自己挑到縣城去賣價格更高些,他們為了多賺幾些錢,就不怕多跑這一段路了。
而田家院裡有砌的水池,小龍蝦擱在裡面養上兩三天,也不成問題,至於黃鱔。最近有人沿途趕著驢車,挨家挨戶的叫站心黃鱔。田、李兩家最近都在忙著辦別的事,顧不上這一頭,再說也省了他們不少的事,到後來,乾脆連小龍蝦也一併賣給他們了,反正也不少他們銀子。這生意也不是一家人能做得完的,他們只有兩隻胳膊,兩條腿,忙不過來啊!
光是挖土填河道,他們就足足用了三天才完成,到了後來,田氏每天就拿著鐵鍬把土剷平,等平整出的場地足有八百平米之後,接下來的工作就輕鬆了一些。冬生去了梁老漢家,想用他家的牛,拉石碾把這地一點點的壓平,這也是做曬穀場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可來的人不是梁老漢,而是他的兒子梁山子,經他口才知道,原來梁老漢病了,也不算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