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第1/4 頁)
麥芽笑吟吟的盯著她瞧,“喲,看來我哥把什麼都跟你說了,你倆一早是不是也一塊去梨樹坡了?”梨樹坡,是她給自家承包的荒坡起的名字,總不能老是荒坡荒坡的叫著喲。
她一說,鄭玉就想起在山上時,冬生對她的親密舉動,臉上笑的,那叫一個甜蜜,“他不放心山上的梨樹,我看著早上家裡也沒啥活,便跟著他一起去了,那果樹苗長的可好了,都已經活了。”
麥芽也不戳破她的心事,只道:“等到了端午,梨樹苗根長的紮實了,就該給它們剪枝,修剪,我之前問過趙順叔,他們老家的酥梨,那樹都長的老高,每回摘梨子時,可費勁了,所以我就在想,咱們剪枝的時候,就該適當的給他們控制樹型,之前栽樹的時候,我也想到了,所以他們種樹時,樹距留的很寬,這樣就便於咱們把樹修成低矮樹形,不讓樹長高,還是長的低矮,等結了果子,就不用爬那麼高去摘梨子了。”
鄭玉腦子也靈活,聽完麥芽講的話,又在腦子裡思索了片刻,道:“你說的,我大概能聽明白,就是不給梨樹長主枝,而是讓它專門朝側枝生長,不過,這種法子,我以前沒聽過,要是剪的不好,會不會把樹剪死了?”
“那倒不會,剪枝四季都能剪,但每次剪的力度不同,比如冬季主要修剪些老死的枝條,春季就得剪掉那些花序少的,等到夏季收穫季節一過,秋天還得再按著枝條密度修剪,這樣也便於冬季的時候孕育花蕾,”麥芽細細的跟她解釋,順便也想著把門前屋後栽的桃樹,杏樹,也按著這個法子修剪,都是果樹嘛,要想讓果子結的大,就得把營養給它供的充足了。
鄭玉聽她講的頭頭是道,佩服不已,“你是咋想出這些道理的,這些法子,我連聽都沒聽過,你從哪聽來的?”
麥芽乾笑幾聲,道:“哪是聽來的,這都是我自己琢磨出來的,加上以前看過幾本書,自己慢慢想的唄,總之,這些辦法,我也沒試過,能不能成功,還得再看看呢,要是不成功,你們可不能怪我喲!”她笑的嬌俏可人,把鄭玉也給逗笑了。
鄭玉道:“說啥傻話呢,我覺著你這法子不錯,等到了端午,我也來幫著剪枝,不過我還分不清,哪些是主枝,哪些是側枝,到時候你可教我呢!”
麥芽笑道:“那有啥不成的,等到了秋天,你嫁過來,咱們一塊好好研究研究,一起把果樹種好了,加上四方貨棧的分紅,咱這日子指定越過越好。”
鄭玉眼裡也滿是憧憬,過日子得過的有盼頭,那才算有滋有味,真要是什麼都有了,錢多的花不完,沒有了盼頭,那日子過的也沒勁。
看見麥芽精神不錯,鄭玉也不坐了,跟李氏打了聲招呼,便回家去了。
回到田家,把麥芽的情況跟田氏如實彙報,當然了,她還沒成親,不能問她洞房夜過的咋樣,只說麥芽一切都挺好,讓田氏別擔心。
中午兩家人都只熱了些剩菜吃,昨兒剩的,老多了。
而李元青吃過午飯之後,也顧不得休息,他得趕在這幾天,把豬圈弄好,之前只是簡單蓋了個大體輪廓,裡面的豬食槽,還沒弄好,這個也不用從外面買,李元青自己就會做。他做的豬食槽,是雖斜坡往下,低的那一頭,再做一個大的食槽,這樣餵豬就方便了,不用踩著石頭,跨到豬圈牆頭上,把豬食舀進去。
另外豬圈的排糞口,他又做了特別的改良,就是乾溼分離。豬尿經過兌水,可以用來澆屋後的那片玉米跟黃豆,幹糞經過堆漚之後,還能挑到地裡肥田,果樹根下也能埋肥。總之,先前就說過了,農家的肥料,都是純自然,沒有化學汙染的。
除了豬圈要整理之外,還得再加蓋鵝籠跟鴨籠,雞籠倒是不用了,位於田李兩家房屋中間的地方,正好可以蓋上雞籠,有大黑看著,也不怕黃鼠狼來偷雞。
麥芽想著田氏肯定也要養鴨子,那就乾脆兩家一起養,無所謂誰喂的多,誰喂的少,田氏不會計較,哥哥更不會,至於鄭玉嘛,她也不是那種人。不然,分開養太麻煩,就一個水塘,哪裡又能分的開呢!
想起水塘,她又想起種荷花的事,荷花是夏季開的,不光可以觀賞,能收蓮子,秋天還能挖蓮藕,這樣一想,荷花的妙用可多著呢!只是要想種荷花,就得把後面的水塘抽乾,重新挖一遍,在水淺的地方種荷花,水深的地方,還可以種菱角。
所以成親的次日,李元青就跟泥巴打上交道了。他從外面挖來黃泥,打了井水,把泥漿和好。蓋房子剩的青磚,上回蓋豬圈已經用完了,現在只能和好泥巴,用一個木盒子做的木框框,給泥巴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