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頁)
民吧。我是個奴才,不懂什麼規矩。可也聽說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劉尚書聽著大太監這一番話,心裡琢磨,這是太監自己要說的,還是皇帝教他說的?
沒等到他反應過來,皇帝又說話了,“劉愛卿就以身作則嘛,先從你家開始。你家族裡人也不少吧,你自己擬個名單,遷誰不遷誰,你看著辦。對了,你夫人不是一直抱怨你老母親偏心小兒子嘛。你那個弟弟也沒有功名,也沒有官身,遷丁好了。回去就告訴你父母,他們小兒子當街打傷人,被皇帝知道了,要麼遷丁,要麼坐牢。”
這下劉尚書高興了,“多謝陛下!”要知道,這劉尚書府老太太偏心,那是京城裡都有名的,把小兒子養成紈絝子弟,還老逼著大兒子幫小兒子處理惹的禍。劉尚書為此非常頭疼。如今好了,皇命在身,看老母親還說什麼?總算可以把那個拖後腿的“攪家精”打發走了。
劉尚書心裡高興,面上愁苦,“哎,自古忠孝難兩全。我家老母肯定要鬧,到時候,還求陛下幫臣。”
林楓撇撇嘴,這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尚書。她提醒道,“對了,如果聖旨頒佈後,有些人臨時拆分家族,或者辭去族長之位,這,應該算是欺君吧。”
“對啊,這事兒,要不在聖旨裡也寫上?”
“好說。”皇帝大包大攬,“惡人,朕來做。誰要是因為家族搬遷來為難你,就以抗旨不準之罪論處。此人及其後人世代不得為官,不得居住京城,並且家產田地抄沒。”
請了聖旨,劉尚書急匆匆出去了,他會有一場惡戰,會有很多人去找他麻煩的,包括他的老母親,還有弟弟一家人。
“餘德,你說,底下人能鬧到什麼程度?”
皇帝動問,林楓回道,“奴才以前聽說過一句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如果這些人為了在京城的利益,就豁出去鬧。那就讓戶部尚書嚴格執行聖旨就行了,抗旨不尊的流放西北,老實聽話的遷丁分田。反正只要各族族長把名單一交,在名單上的,肯定要走,無非就是好好地走,還是綁著走。”
“餘德啊,你現在怎麼變得……有些跟以前不一樣了?”皇帝有些疑惑。
林楓聽了心驚,完了,這是被懷疑了嗎?要不要緊急呼叫系統?
“你以前可不會說這些大道理的。”
哦,原來是因為才華被發現了啊,……林楓這下放心了,趕緊解釋,“奴才以前沒讀過什麼書,就是個傻子,除了忠於主子這件事,其他都不懂。可是,有句話怎麼說的來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奴才跟著萬歲爺這麼些年,也學會認字兒了,也學會寫字兒了,而且每天陪著皇上上朝,老聽見那些大人們之乎者也的,聽著皇上給他們講道理,慢慢地,奴才也懂道理了。”
“不錯,你還知道上進。沒白陪著朕上朝。”
看皇帝心情不錯,林楓想起自家的事,“皇上,奴才也想盡份力,奴才那個家族,也有幾百號人,這餘家的名單,要不奴才定?”
“名單本應族長來定的,不過你是朕身邊人,給你這個恩典好了。”
“多謝萬歲爺!”
……
回到自己住處,林楓就把餘德的記憶搜尋了一遍,然後找張紙來,一筆一畫地寫起家族遷丁的名單,“那個二伯母,打過餘德他媽,弄走……那個三堂兄,一家子走……還有那個四叔公,佔過大哥的田,走你!……”
雖然有些人不大記得了,但是多數得罪過餘德家裡的,在餘德記憶力是非常清楚的。這太監別的不擅長,記性特好。
等寫完了名單,林楓叫來小東子,“你跑一趟,把這個名單給戶部尚書。就說,皇上給的恩典,讓我定我家族遷丁的人口,這是名單,讓他照著抓人……呃不,遷人。”
小東子麻利兒地去了。
林楓一高興,讓跟來伺候的小徒弟給自己倒壺茶,一邊喝著茶,一邊還拍著大腿唱著歌,“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綿綿的青山腳下花正開……”
徒弟聽了就覺得奇怪,師傅最近常常唱些山野小調,都沒聽過。
再說戶部劉尚書接了大太監給的名單,琢磨了下,就呵呵笑,然後立刻派了差役去了京郊餘家莊。
差役聚集了所有人,傳了聖旨,就開始催人,只給了一個時辰的準備時間,就催上路。
族長如聞晴天霹靂,“這,這,好端端的,大人們吶,我們可是世世代代都住在這兒的。這說遷丁就遷丁,那……那我們走了,地怎麼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