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1/4 頁)
“一個小丫頭愛好怎麼這麼特別。”
“一百個人就有一百個不同的愛好,當時的連環殺人案破了沒破?”我直接將話題轉到正事兒上。
他苦著臉搖了搖頭,“跟無骨幹屍案一樣,至今未破,懸案。”
“為什麼沒破?高智商犯罪?密室殺人?還是……又一個靈異案件?”我裝出一副非常好奇的樣子。
“屁!哪那麼多靈異案件,我看你跟商立麒接觸的多了,會變成跟他一樣的神棍。”
神棍……這詞用在商立麒身上倒是挺貼切的。
“既然不是靈異案件,為什麼沒破?”
“兇手太狡滑,反偵察意識特別強,現場根本沒有留下任何犯罪證據,而且被害者之間並沒有什麼直接聯絡,唯一相同的就是被害者均為高中生,而且都是長相十分可愛的女生。”
果然是王琬的案子。
話套出來了,心裡頓時一輕,我追問:“有沒有排查學校?”
“七名被害者是七所不同高中的學生,除了年齡都是17歲,長相可愛,沒有其他的共通點,被害者的人際關係全部排查過,沒有一點線索。”說到這裡,他沉沉地嘆了口氣。
聽上去,這案子的確有些棘手,但我非常肯定這案子不是靈異事件。
靜默幾秒,腦子裡忽然躥出一個很生澀的專業詞彙,那還是我從一本推理小說中看到的。
我急切地問他:“會不會是無差別殺人?”
正文 161。第161章 新的線索
所謂的無差別殺人指兇手與被害人之間沒有仇怨,隨機選擇作案目標,兇手做案是有預謀的,殺人的手段一般也有預謀,只是做案的物件是隨機的。
心理學家認為,無差別殺人案的罪犯多為年輕人,大多內心孤獨,和他人缺少溝通,一旦在情感或工作方面遭遇重大挫折,就會出現作案衝動。
對此,我瞭解不多,不是很精通,畢竟是臨時抱佛腳,大腦裡多少有一些之前看過的推理小說中的專業詞彙,完全就是拿來糊弄陳洛洋的。
“看來你對刑偵推理還真的有點研究。”陳洛洋微微一笑。
我得意:“那是當然,我最近可是很迷推理小說的。”
他笑而不語,垂眸大口大口地吃起來。
我端起杯子喝了口茶,邊吃邊問他:“難道你不覺得高中生連環殺人案是無差別犯罪?”
“我跟你的想法一樣,可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我們才很難尋到線索。”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雖然這屬於無差別犯罪,可兇手的目標其實有一定大致的範圍鎖定,17歲長相可愛的高中少女。”
“我知道,就算兇手有鎖定目標的類別,但這仍舊歸為無差別犯罪,因為被害者之間沒有聯絡,排查他們的人際關係,他們並沒有共同認識的人。”
“原來是這樣。”
我倆沉默下來,各自安靜地吃著飯,吃著吃著,我忽然記起兇手脖子上掛著的十字架項鍊,連忙招呼服務生拿紙筆。
陳洛洋詫異地看著我,隨口問了句:“要紙筆幹什麼?”
“有用。”
等服務生把紙筆送過來,憑著記憶我將兇手戴著的十字架項鍊畫了出來,之後遞給陳洛洋說:“你看看這個,能不能查出什麼?”
他接過去瞥了眼紙上的畫,笑問:“一條十字架的項鍊,查這個做什麼?”
我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經地對他說:“你相信我,這東西是兇手的,他可能是個基督教徒,如果是這樣的話,範圍是不是縮小了很多?”
“基督教徒?”他眼睛圓睜,低頭又看了看紙上的畫。
我清楚地記得兇手脖子上戴著的是一條純十字架的項鍊,上面沒有耶穌苦像,所以我斷定兇手如果有所信仰,一定是信奉基督教的教徒。
“基督教講究因信稱義,就是說只要你信,你就可以得救,不信就要下地獄,我在想兇手如果真的是一個基督教徒,認知方面會不會有些偏執。”
這個節骨眼上,我忽然發現平時多讀書當真有派上用處的那一天,我看書一直比較雜,之前看過一本跟基督教有關的書,單單也就記住了這麼點東西罷了。
陳洛洋的視線從畫中轉移,他抬眸看著我,一臉狐疑,“你怎麼知道這東西是兇手的?”
“我……”他的話一下子把我問得噎住,大腦彷彿秀逗了,居然想不到一個可以解釋的恰當理由。
“呃,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