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頁)
一眼姜元與姜姬。”
蔣珍道:“如果他沒見過……”沒見過姜元與姜姬,那姜姬就不是永安公主生的,那她是誰生的?
蔣淑嘆了口氣,還是解釋給他聽:“重要的不是她是誰生的,而是姜元想讓她是誰生的。”
蔣珍小聲道:“大哥也疑心那姜姬身份有疑?”
蔣淑道:“是與不是,不重要。姜元說她是,她就是。而他說不出誰是母親,我們就可以找一個女子來當做母親。”現在,他們不就是把東殷公給扯進來了嗎?
蔣珍聽明白了,卻還是不懂。跟東殷公說他戴了頂綠帽子,這又不是什麼好事!
蔣淑失笑,摸著弟弟的腦袋,“行了,你不要想了,去收拾一下行李,我們該去迎回姜元了。”
蔣珍擔憂道:“大哥,你病得厲害,不如……”
蔣淑道,“我一定要去。我這樣去了,才顯得鄭重。”
第14章 魯王?
都中其他幾家都戰戰兢兢不可終日,朝午王再怎麼不好,也是名正言順的姜家血脈,但他沒有兒子,突然撒手去了,留下魯國怎麼辦?
有人便提起早年的大公子,那才是名正言順呢,其妻為上國公主,在離國前似乎已有一子?若是還在世,如今正值壯年……
“鮮公子,文采風流,宛如皎皎明月,而且與先王性情相類,溫和仁善。”南城的小樓裡,有個老人搖頭晃腦的說著。
年輕人都沒見過當年姜鮮,只聽家中父兄提過,比起朝午王的窮奢極欲,一年四徵美人的荒唐行徑,先王與姜鮮才是他們心目中的魯王啊。
這先王與姜鮮有多好呢?好到把朝午王這個大壞蛋養在身邊四十年都不曾提防,真是好人啊。
果然好人不長命,禍害一千年。
老人們說起的先王,那是活了六十年,就在先王后的催促下才徵了一次美女,還不是為自己,而是進獻上國去了,那時絕不像朝午王徵美人時家家嚎哭,那是哪怕貧家農戶也會把自己家的女孩子妝扮得漂漂亮亮的,送到宮門前。而送去的美人沒有被上國選中留下的,先王憐惜美人,有的贈於嫁妝,有的若不願回家,就留在蓮花臺,王后也絲毫不嫉妒,待她們如珠如寶。
“那時,真好啊……”老人長嘆道,聽他講古的少年人紛紛露出嚮往之色來,那才是他們願意拜服的國君,那才是魯國真正應該有的樣子!
似乎一夜之間,國都中人人都在唾罵朝午王,想念先王與姜鮮,只這二人皆被朝午王所害,至於國朝無繼,若被去國,則日後世上再無魯國,再無魯人!
無數人衝到宮門前號啕大哭,還有人連夜拖家帶口逃出城去,更有無數人跑到山陵去哭魯國先人,一夕之間,彷彿國朝已喪。
國都中亂象頻出,除蔣家、馮家之外的其他幾家全都亂了手腳。不是沒人想過朝午王死後由誰繼位的問題,但這又不是隨便找來個人往王座上一放就行的。國君繼位後要向上國遞國書,要周知列候,像朝午王那樣,遞了國書後沒人搭理,最後不得不龜縮在國內三十年,說出去都丟人!
朝午王好歹從小長在蓮花臺,至少諸國都知道有這麼一號人;現在就算他們想再把姜家的人給扒一扒找出一個來,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何況一家能找出這麼個人,別人家也能找啊,先王和先王后是隻生了姜鮮一個,但沒說先王王宮裡就這麼一個公子了,而這些公子早在朝午王篡位時就被趕出了蓮花臺,形如棄犬,這麼年也生了不少孩子,只是母親都是什麼人呢?萬一推上去一個,回頭再被人懷疑血統,那可是滅族之禍。
想來想去,都打算觀望一番。
結果趙家舉家潛逃,連仍在宮中的趙王后都不顧了,致使趙王后被闖進宮的亂兵絞殺、棄屍。
有人便嘀咕:不如也逃了?只是逃去哪國呢?
有人不想棄了祖宗之地,便守著等看後面有沒有轉機。
結果蔣家三郎衝到西城把先王那些留下的庶子庶孫通通殺了個乾淨。
有人便拍案而起!這蔣家是想篡國啊!那他是跟啊?還是跟啊?
再猶豫兩天,就從蔣家傳出一個訊息:當年姜鮮與長平公主留下了一個大公子!
惹得許多人震驚:原來蔣家是個忠臣?!
不管如何,姜元既在,那就什麼問題都不會有了!
於是,等蔣家登高一呼,說要去迎回國君,從者雲集。更有人已經自發揹著乾糧帶著兒子前往迎接姜元!
“已經有很多人走了。”馮營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