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1/4 頁)
沒想到還真派上了用場。
金藿和婆子不一會兒便有了反應,上吐下瀉不止。
場景實在不雅觀,沈覓抱著阿雲走向林子另一端。
小樹林不大,走幾步便看見不遠處也有災民,症狀具是相同,臥在草叢中的幾人中毒太深已是沒的救,其餘中毒不算太深的便每人給了一粒解毒丸。
阿風正好取水回來,沈覓讓他把水分給大夥,囑咐多喝水,喝了水繼續排洩。
傍晚,幾列兵士扛著長矛從城中抬出幾大桶湯藥和米粥,緊接著關閉了城門,生怕流民湧進城內。
兵士們也很為難,可也沒辦法。三日前,魏其侯竇嬰可是下了死命令,寧可百姓亡盡了也不可讓宮內貴人有危險,發現一個扔一個,堅決不姑息。
金藿和婆子到了下半夜方才止了嘔吐,身子睏乏至極,在馬車裡渾渾噩噩的睡死過去。
翌日一大早,兩人聞到米粥的香味才醒來,見火堆上正煮著米粥,沈覓一點一點的給阿雲餵食,三個月小嬰兒哪裡知道什麼憂愁,咿咿呀呀正吃的高興。
金藿的精神明顯見好,腹中比昨日舒服許多,也不再疲憊昏沉,明白是解毒丸奏效,又見沈覓把女兒照顧的甚好,心中無比感激。
沈覓見金藿與婆子恢復的不錯,另外幾個服用解毒丸的百姓也見好,可見解毒丸很是對症,連服幾日解毒有望,可是自己哪裡有那麼多的解毒丸,就算現在進山採藥,這麼多的災民也不能一一照應,必須得有朝廷出面,人力物力才可跟的上。
可是看現在的情形,除了昨日幾桶粥和湯藥,別的什麼都沒有,扔出來只能自生自滅。且不說這場風波的引子是中毒而不是瘟疫,就算是瘟疫,朝廷賑災這般混亂無力,民怨沸騰,恐怕是有人趁機作亂,想渾水摸大魚。
如何能把訊息傳遞給朝廷,傳遞給皇上?自己如今連城門都進不去,實在無用。
沈覓撫眉,溫良,溫良,若是他在就好了,定有辦法。。。。。。
作者有話要說: 大狐狸:誰最擅長搞事情?
竇竇:我我我我
大狐狸:我情敵是誰?
竇竇:我我我我
大狐狸:誰最愛吃冰磚?
竇竇:我我我我
大狐狸:覓覓最討厭誰?
竇竇:我我我我。。。耶?忽悠我?你你你你!
☆、沈覓冒險入秋園
阿風見沈覓面色難看; 以為疲憊所致,“沈姑娘,你昨夜抱著孩子在林中待了一宿,到車中休息片刻吧。”
沈覓捏著眉心,深深嘆氣,“阿風; 這不是普通的瘟疫; 是中毒; 你看他們; 吃了解毒丸效果甚好,可是我沒有那麼多藥,也無法短時間製作那麼多藥; 想來皇上是矇在鼓裡不知情,你看民怨越聚越大; 這樣下去; 早晚會出事的。”
阿風打了個激靈; 知道事情嚴重; 猶豫片刻,對著上空打了幾個手勢,兩青衣蒙面人出現在沈覓面前。
阿風解釋道:“沈姑娘; 這是乘風和末風,主子擔心您路上有麻煩,暗中安排乘風和末風一路護送,如今事由緊急; 姑娘可安排他們進城報信。”
沈覓感慨薛澤的細心,將自己的判斷告訴護衛,寫下解毒丸配方,讓他們伺機進城,將事情原委告知金藿的父親鎮北將軍,鎮北將軍可直達聖聽,這事牽扯到自己的親閨女不會不管,若是行不通,找涇陽公主府也可。
護衛領命,轉眼消失不見。
話說薛澤幾日前已經接到太子密信,信中將長安、洛陽及周邊疫情說了個詳細,魏其侯提議將得了疫情的人聚集到一起,嚴重了便焚燒。
如此一來民怨怎能不沸騰?太子原本就懷疑瘟疫來的蹊蹺,怎奈大權在太后手中,只得嚴重抗議加反對,理由是對百姓怎可這般無情。
竇太后信奉黃老之道,權衡利弊之後讓魏其侯監管疫病事宜,得了病的攆到城外即可。
還好沒焚燒,金藿在太后一念仁慈中撿條命,到處散發著陰謀的味道。。。。。。
大戰在即,薛澤是離不開的,覺醒和尚也知道事態嚴重,拋下蜀郡的事急速趕往長安,沈覓不過走了幾日,運氣好的話還能在路上遇見。想著沈覓頗通此道,很多見識和方法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有沈覓相助定可事半功倍。
過了兩日,兩名青衣護衛不見蹤影,眼見城外災民越來越多,沈覓心急如焚,阿風也很是不安。
沈覓察覺水中味道有異,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