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部分(第2/4 頁)
初的沐家,可比如今的蕭侯府,要厲害的多。
因為,沐家不單單有武將,也出了好幾位文官,個個官階一品,可謂是風光無限。
當時的宋國公,沐家家主沐江,也是一個豪爽之人,雖然身份高貴,但最喜歡的,就是遊歷江湖。
1888。宋桀的出身
沐江遊歷江湖,會認識各種各樣的朋友,所以,沐家門下,也招攬了不少江湖上的奇人異士,門客雖然沒有三千,但幾百人也是有的。
沐江又是一個特別會知人善任的人,他會根據每個人的才能,給他們安排在不同的位置,會讓那些人,發揮出自己最大的能力。
在江湖上,在天下,懷才不遇的人很多,所謂的懷才不遇,大多是因為沒有好的機會。
而沐江作為一個能慧眼辨良才的伯樂,把他挖掘出來的千里馬,都放在合適的位置,給他們最好的機會,讓他們收穫名利,這種知遇之恩,任何人都是會感激不盡的。
所以,從沐家走出去的,那些被沐江從江湖中發掘出來的人才,都對沐家忠心耿耿。
漸漸的,朝廷上就分出了黨派,沐家一黨。
朝廷上一旦出現黨派之爭,這種事情,最先警覺的,自然是皇帝。
朝廷中出現了黨派之爭這對一個皇帝的統治,一開始倒不算是什麼壞事。
皇帝就像一個企業的領導者一樣,老闆都不希望手底下的員工成為同一條戰線的人,這樣那些同一條戰線的員工們大概就會一起做出一些和老闆的意願相反,對的事情,而老闆一個人自然也不是一群人的對手,老闆往往都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下面的員工分成一派或者是幾派在暗處互相廝殺,互相攀比,這樣一來便於老闆的統治,也便於公司業績的上升。
朝廷上其實也是跟一個大公司差不多,老闆就是皇帝那些員工們就是派系不同的大臣。
所以一般的皇帝並不反對群臣內鬥,只不過是這內鬥要適可而止,要有輕有重。
靖王府和沐家一開始的那一棟還是暗著來的,後來,就越來越變得明目張膽了,就算皇帝在的時候,他們也會在朝廷上吵個不停。
尤其靖王府是皇族。
第一代靖王是高祖皇帝的親弟弟兄弟,二人一起打天下,最後高祖做了皇帝,本來是想要封弟弟做皇太弟的,可是第一代靖王是個相當英明的人,他知道,自己要是覬覦皇帝之位的話,恐怕會引起哥哥的疑心,所以他趕緊推辭皇太弟的這個封號,說自己不適合做皇帝。
當時的高祖皇帝就相當高興了,於是封他的弟弟為一等親王封號,世襲罔替。
第一代靖王是一個聰明人,所以靖王府一直安安靜靜的當著他的賢王,為趙家王朝出力,同時又擁有無上的權力和榮華富貴。
可等王位傳到了第五代王趙茹的時候,這個人就十分的不安分。
也可能是跟沐家有關係,當年的沐家勢頭很大,甚至一度蓋過了晉王府。
而趙茹天生也不是一個省心的人,不是一個安分的,於是他也學著木匠開始大肆的招攬門客,不管是什麼事情,只要沐家去做,趙茹也會跟著插一手。
這兩個人爭鬥越來越熱鬧,最後也變成了朝廷內部的消耗。
先帝和如今的趙慷一樣,是想留下千古的清明,想要成為秦皇漢武那樣讓後代稱頌的皇帝,可是朝廷中的派系爭鬥不止,讓大量的人力物力都變成了內耗,對國家一點藝術都沒有,先皇就覺得這些內耗耽誤了他的治國,於是心中對晉王府和沐家就越發的不滿了。
漸漸的先帝的心裡也就有了剷除這兩家的心思,然而靖王府和沐家都是這趙家王朝一等一的功臣,而且富貴了這麼多年來,根基很厚,先帝剛剛即位並沒有多久一時也難以撼動這兩個巨大的世家。
於是先帝一開始就用安撫的方式,先是給兩家賜婚,讓兩家成為親家。
接著靖王府和沐家也就成了一條繩上的螞蚱。
而趙茹後來心思越來越活泛,想要當皇帝起了反叛之心,於是,就想要連和沐家給他的妹夫沐良去送了信。
不巧趙如反叛的心思被先帝給察覺了,趙茹送給慕良的那兩封信也被發現了。
於是沐王府和沐家聯合謀反的罪名就落實了謀反,可是株連九族的大罪,一旦被落實接著迎來的就是慘無人道的大清洗,靖王府全部覆滅,聽說沐家也被株連了五族。
沐家和靖王府這京城兩大最厲害的是家在一夜之間就灰飛煙滅了。
這樣的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