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第3/4 頁)
朝野聲望是一定會受影響了。
名聲這種東西,看不見摸不著,看似虛無縹緲,可對皇子們來說,卻又是最要緊的東西。當日秦王能成為太子的心腹大患,就是因為賢名卓著。
如果楚王落下個“心思狡詐野心勃勃”的名聲,對儲君之爭絕不是什麼好事。。。。。。
對這一點,楚王也是心知肚明,淡淡說道:“現在也顧不得這些了。先度過這一關再說。”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他能保全自己,就有和魏王一拼之力!
。。。。。。
魏王府。
魏王坐在書房裡,手中是一張薄薄的紙條。紙條上寫滿了蠅頭小字。細細看去,卻見紙上寫著宮裡之前發生的事。
“。。。。。。皇上看到刑部尚書呈上的證詞,當時便勃然大怒。立刻命人召楚王殿下進宮。楚王殿下哭訴辯白,聲稱自己毫不知情。皇上命楚王殿下留在延福宮,又讓刑部去楚王府抓人審問。。。。。。”
魏王看完之後,滿意的勾起唇角。隨手將紙條遞給了身邊的幾個幕僚:“這是宮裡傳來的訊息,你們幾個也看看。”
幾個幕僚傳看了一遍,立刻大拍馬屁:“殿下真是英明!一直隱忍不發,等到此時才給了楚王殿下狠狠一擊。”
“這一回楚王殿下是吃不了兜著走了。鐵證如山,他根本無從抵賴!”
“屬下這就吩咐下去,讓人將此事迅速傳開。讓大家都看清楚王的真面目。”
最後這一句,顯然深得魏王的心思。
魏王嗯了一聲,那個獻計成功的幕僚頓時精神一振,忙退下去做了安排。
其餘幾個也不甘示弱,紛紛獻策。
其中一個低聲說道:“殿下,趁他病要他命。楚王現在被困在宮中,就算暗中有了安排,也應變不及。不如這樣。。。。。。”
魏王凝神聽了片刻,然後讚許的看了獻策的幕僚一眼:“好計策!就按你說的做。這事就交給你去辦吧!”
那個幕僚壓抑住心裡的激動,忙笑著應下了。隨口問了句:“屬下有一事不解。楚王暗中謀劃的事,我們的內應並不知情。不知殿下是從何得知的訊息?”
魏王笑容一斂,瞄了那個幕僚一眼。
第三百五十九章風雲(三)
幕僚心裡一涼,暗暗懊惱不已。他一時得意忘形,竟忘了魏王的多疑猜忌。這種事哪裡輪得到他來過問。
幕僚慌張地低頭請罪:“屬下多嘴,還請殿下責罰。”
魏王淡然的聲音聽不出喜怒:“罷了,只此一次,下不為例!”
幕僚謝了恩,後背已經出了一身冷汗。
魏王揮揮手,讓眾人都退下了。當書房裡只剩他一個人的時候,才收斂了淡然的神情,露出了得意的冷笑。
楚王自以為做的隱蔽,卻不知陳元昭早已提前將此事透露給他了。
他最擅長的就是隱忍不發,暗中佈局,靜待最佳時刻出手,一擊必中。
這一回,他一定要利用此事將楚王徹底擊垮
當楚王府的幕僚屬官紛紛進了天牢後,舞弊案的箇中內情也迅速傳了開來。
上至朝堂官員,下至普通百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見了面若是不談論上幾句,簡直就沒辦法聊天了。
據說,楚王府的一個幕僚受不了嚴刑,很快便招認此事是他所為。那十幾萬兩銀子有一半都被他據為己有,楚王被瞞在鼓裡,半點都不知情
騙誰呢?
以為大家都是傻子嗎?這麼明顯的鬼+話,誰會相信!
楚王分明才是主謀,現在不過是推一個替死鬼出來頂罪罷了。楚王野心勃勃,其心不正。這樣的皇子,根本就不配做大燕朝的太子,更不配做將來的天子!
短短几天見。流言傳的有鼻有眼,鋪天蓋地。甚至傳到了皇上的耳中。
皇上聽了這些流言之後,先是勃然大怒,大發雷霆。決定親自審問那個認罪的幕僚。沒想到,那個幕僚被押解進宮的途中,竟然口吐黑血毒發身亡。
同一時刻,被關押在天牢裡的幾個考官。也同時中毒身亡。
死無對證!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到底是誰有這麼大的膽子,竟敢殺人滅口!簡直是膽大包天。全然沒將他這個天子放在眼裡!
皇上驚聞此事後,氣的差點當場暈過去,立刻擺架去了延福宮,怒斥了楚王一頓。句句誅心。直指是楚王所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