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第3/4 頁)
此事牽涉的秘密太深太重了,現在還不是告訴許徵的時候。只能含糊其辭地說了句:“大哥。子熙這麼做,有他的理由。你以後就知道了。”
有什麼樣的理由,非要拋下新婚有孕的嬌妻,萬里迢迢地跑到見鬼的邊關去?
許徵見許瑾瑜一臉歉然,於心不忍,將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改而說道:“如果他真的領兵離開京城,你一個人在陳家待的悶了,就回孃家來住些日子。葉夫人通情達理,不會不允的。”
鄒氏聽了也頗為意動。難得的沒搬出“出嫁後就是人家的媳婦不該惦記著回孃家”之類的大道理。
許瑾瑜聽著也動了心思,笑著說道:“這事不急,等我孕期過了三個月,胎相穩下來了再和婆婆商議也不遲。”
。。。。。。
陳元昭連著上了三份奏摺。請求領兵出征。
大燕朝能征善戰的武將很多,不過,大多駐紮在各地。留在京城駐守的武將裡,無人能及得上陳元昭。威寧侯的身體受過重傷,大傷元氣,不宜再長途奔波。年輕驍勇善於領兵的陳元昭正是最合適的人選。
可奇怪的是。皇上一直沒準陳元昭的奏摺。不由得令眾人暗中猜測紛紛。
箇中的真正原因,也只有寥寥幾人知道罷了。
譬如魏王,譬如楚王,譬如葉皇后。
太子死了,秦王死了,皇上子嗣不豐,明裡只剩兩個兒子。陳元昭的身份雖然見不得光,卻也是正經的天家血脈。皇上對陳元昭心存歉疚,哪裡捨得派他去那麼遠那麼危險的地方打仗?
可陳元昭心意堅定,不停地上奏摺請戰,大有皇上不同意不罷休的態度。又不知怎麼說動了楚王和葉皇后為他說情。
此事已經傳遍了朝堂內外,文武百官們都睜大了眼睛看著,皇上再也找不到拒絕的理由,只得狠狠心準了陳元昭的奏摺。然後急令戶部準備糧草輜重,兵部準備軍馬兵器。
五萬神衛軍半個月後出發!
陳元昭身為神衛軍統領,要忙碌的事情實在太多了,又要暗中和魏王楚王各自周旋,幾乎分身乏術。根本抽不出時間回府。
袁氏一改之前對許瑾瑜的豔羨,心裡暗暗幸災樂禍。
陳元昭該領兵打仗的時候立刻就走了,一點都不顧念懷了身孕的許瑾瑜。看來,所謂的情深意重也不過如此。
安國公知道此事後,心中也頗為暢快。至於他有沒有暗中巴望著陳元昭就此“留”在邊關永遠不回來,這就不得而知了。
在眾人異樣的心思和目光中,許瑾瑜卻顯得格外低調。每日待在墨淵居里養胎,足不出戶。
。。。。。。。
陳元青忍了又忍,終於還是沒忍住,來了墨淵居。
見了面,規規矩矩地喊了聲“二嫂”。
許瑾瑜笑著應了一聲,溫和地問道:“你今日特意過來,有什麼事麼?”
再熟悉不過的兩個人,如今身份有別。見了面再不能隨意說笑,就連距離也要維持在兩米之外。
心裡不是不唏噓的。
不過,人言可畏。就算陳元昭不在意,她也不能不小心翼翼。
陳元青看著許瑾瑜溫婉嫻靜的笑容。心裡飛快地略過一絲酸楚,不過,他很快就將這一抹不該有的情緒按捺下去:“二嫂,二哥就要領兵去邊關的事,你都知道了吧!”
許瑾瑜嗯了一聲。
陳元青皺眉說道:“二哥想建功立業。也不該挑這個時候離開京城。一來一回就要幾個月之久,這麼一來,肯定是趕不上孩子出生了。”
哪有這樣不負責任的丈夫!
陳元青年輕俊朗的臉孔上,溢滿了憤憤不平。
許瑾瑜心中浮起暖意,聲音也柔和了幾分:“你二哥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有大事要做。如果硬是將他留在府裡,整日圍著我轉,這才是委屈了他。”
“其實,這件事他早就和我商議過了,我點了頭他才下定決心。你不用為我憂心。我能照顧好自己。”
她看著溫柔,實則外柔內剛,十分堅強。
娶她為妻,是二哥這輩子最大的幸運!
陳元青有些苦澀的想著,臉上卻露出釋然的笑容:“這樣就好。我真是白白擔心了幾天。沒別的事,我就先走了。”
說著,便轉身離開。
陳元青離開的背影有些寂寞。
許瑾瑜一個衝動,張口叫住了陳元青:“元青表哥!”
陳元青心裡一顫,停下了腳步,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