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第4/4 頁)
。沒想到,葉氏對許瑾瑜十分溫和親善,今日還特地陪著許瑾瑜一起到了許家來。
只衝著這一點,便足以顯示葉氏對許瑾瑜的看重了
許徵新得了女兒,既憐惜又疼愛,恨不得天天告假待在家裡,陪伴妻子女兒。可惜事與願違。朝堂風起雲湧,只要身在其中,不免會被牽扯,有些事想避也避不過去。
朝廷求才若渴,皇上今年特意開了恩科進行會試。這件令人歡欣鼓舞的好事,讓所有有資格參加恩科會試的舉子欣喜若狂。
沒想到,這次恩科鬧出了軒然大波。
十幾個會考落第的舉子一起聯名上了奏摺,揭露會考幾位考官暗中高價洩露考題。這份奏摺上一一列舉出了高價買考題中了進士的舉子,竟佔了新科進士的三分之一。
這場令人震驚的科場舞弊案,令文武百官譁然。皇上更是怒不可遏,立刻令刑部將奏摺上牽扯的所有人都抓捕下獄,嚴刑拷問!
大燕立朝以來,還從未發生過這樣大規模的科考舞弊。刑部的天牢裡也從未關押過這麼多新科進士,更不用說,其中還有幾個翰林學士。
素來有清名的翰林院,一時間也成了眾人矚目的焦點。
許徵雖然還沒有正式的職位,不過,畢竟是翰林院的人。在這樣的風口浪尖,不敢有半點怠慢,每天老老實實的點卯當值。
有關科場舞弊案的訊息傳的沸沸揚揚,翰林院眾人都在關注此事,每天都有訊息靈通的人傳出各種“確切”的訊息。
“聽說沒有,刑部用了重刑。那些新科進士們根本扛不住,早已經招認了。”
“確實是科場舞弊。一份考題賣價五千兩。普通的舉子根本負擔不起,那些買了考題的。大多是家中富裕之輩。”
“五千兩?賣出三十多份,豈不就是十幾萬兩銀子!”湊在一起竊竊私語的人倒抽了一口涼氣。
時下一戶中等人家的家資也不過千兩銀子。十幾萬兩銀子,絕對是一筆令人心動的鉅款。幾個考官平分了這十幾萬兩銀子,每人也有三四萬兩。
財帛動人心。面對這樣的誘惑,也怪不得身為考官的幾個翰林學士會怦然心動鋌而走險了。
這樣的訊息,許徵自然也聽說了。他不由得暗暗慶幸,原本會試主考官定的是岳父曹大人。曹大人身子不適。便上奏摺辭去了這份差事。皇上這才另外指定了主考官。否則,鬧出了這麼大的事,主考官根本難辭其咎。至少也是失察的罪名。
岳父沒被牽連是好事,可惜的是有一個考官是曹大人的親傳弟子。曹大人得知此事之後,氣的當場就暈厥了過去,之後更是一病不起。
曹縈還沒出月子。不能回府探望。
許徵身為學生和女婿的雙重身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