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第3/4 頁)
到達了高潮,隨著最後的逃兵被追攆上,圍觀群眾幾乎都喊啞了嗓子,把雙手拍得發痛。
所有以瑞貝湖大劇院為目標的劇作家都應當好好學一學,這場戰鬥的節奏之緊湊,先抑後揚的劇情之動人,足以讓人拍案叫絕。讓所有觀眾都投入其中,如痴如醉,鬥志昂揚。在龍騎兵們離開的時候,許許多多人都在拼命對著天空揮手。
“惡魔的屍體消失了!”眼尖的人叫道,“它們果真會回到深淵裡去!”
關於深淵的討論一發不可收拾,大家嘰嘰喳喳談論著方才的大捷,這場景好似一部激動人心的大片剛剛散場。一時間沒人注意到,小惡魔的出現本身便是個天大的壞訊息。
廣播臺在半個小時後便釋出了緊急報道,“龍騎兵擊敗深淵魔物,凱旋而歸!”主持人振奮地說。與此同時,“親身參與”了這場大捷的人的人正興奮地跟親朋好友們爆料。各大報社忙得足不沾地,撰稿人通宵寫稿,而早就準備好的官方通報,也在第二天迅速釋出。
深淵的先頭部隊出現在埃瑞安,這證明深淵很有可能在若干年後歸來。這糟糕的訊息與龍騎兵的捷報一起出現,後者著重突出,前者一筆帶過。在噩耗進一步出現的同時,人們也開始意識到:深淵並非不可戰勝。
地上的生靈曾經勝利過,而我們剛剛又小勝了一次。
新一波深淵熱潮在各種媒體中狂轟濫炸,官方在公佈了深淵可能歸來的訊息後介入討論當中,處罰和警告了傳播不實謠言吸引眼球的媒體,透過了深淵研究者韋伯斯特的專案申請,公開認證了深淵守望者出版社。
之前雜七雜八的“深淵應對方式”傳言被正式管理規範,站著不動與裝死之類的傳聞被鄭重闢謠,真正的魔災應對法被印在小冊子上分發,被各大學校設定為必學科目。一方面對付深淵很重要,另一方面,那又不算非常可怕。深淵的存在正被謹慎地去恐懼化,人們談論它,學習應對它,就像學習如何應對地震和火災。
受此事件影響的當然不止是塔斯馬林州。
從森林怪聲事件開始,埃瑞安帝國的各種媒體便笑得牙不見眼——帝國對言論的管制依然不太寬鬆,所有刊物都戴著鐐銬跳舞,但來自塔斯馬林州的報道,能看那兒笑話的那種,從來是安全而喜聞樂見的選項。機械鳥將各式各樣的資訊和畫面傳回這裡,商業視窗中流通著各種刊物,塔斯馬林州的這一次深淵相關事件,可以說承包了帝國各大媒體一個多月的題材。
材料如此豐富,都不用寫稿子,轉載再加幾句話就好了嘛。反正帝國的看報人又不能翻牆去看原版,那些被轉載了的刊物,也不會翻牆過來起訴版權問題,不轉白不轉。因為這樣那樣的心思,帝國這邊的資訊更新完全緊跟塔斯馬林州,只比那邊晚一拍。
當然,鑑於隔著高牆,帝國其他地方的居民對塔斯馬林州的深淵事件沒那麼感同身受,多少有些置身事外。
帝國的高層尤其如此,至少開始如此。
如果有聰明人能冷眼旁觀,不難發現“森林怪聲”開始的一系列事件,都有著環環相扣的進展。它們在混亂之中保持著一條主線,從頭到尾都沒有跑偏。
彷彿有一隻無形的手在幕後操縱著事態發展。
某處發現與深淵可能有關的異常現象,傳聞的不靠譜與及時的闢謠讓恐慌沒有擴散,可能出現的動盪化解在各種討論當中,第一波科普出現;爭論開始發散,對帝國史書的進一步質疑開始,話題擴散到過去的八卦中,英雄走下神壇,事態失控之前,官方公佈了確鑿的深淵痕跡;再度有人跳出來解釋其他可能性,以深淵為主題的爭論再度產生,事件影響力二度擴散;此時確鑿的深淵造物和一場大捷同時出現,凸顯後者,第二波科普登上舞臺。
這一波節奏帶得相當不錯。
此套組合拳之後,關於深淵的知識全方位普及開來。深淵將至的訊息被分段式公開,此前民眾們聽聽這訊息有道理,聽聽那訊息也有道理,最後在反反覆覆截然不同的資訊沖刷下產生了免疫力,對駭人的訊息總保留著一份審視,不至於因此產生動亂。
這一套事件消除了不少對深淵的恐懼,同時拓寬了人們的眼界,讓人們能提高警惕,不會故步自封,產生太過自大的念頭。軍隊得到了演練,媒體的反應能力也得到了鍛鍊,而此前一直不下場、到最後才現身撥亂反正的塔斯馬林州官方,公信力絲毫未損,還給人們強化了“官方結論才是最終結論”的觀念。
帝國的高層開始把這事當笑話看,捉摸著塔斯馬林州那位執政官這回在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