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第4/4 頁)
。。。。。 因他以前與蘇家關係太過緊密,他雖是舉報之人,但依舊沒有逃出被調查的命運。
戚濤被查,他養在面外的小三就急吼吼地賣掉自己名下的財產,當晚就帶著兒子出了國。
戚新曼守著一幢孤零零的別墅,靜靜的看著,看著他們狗咬狗,看著他們兩敗俱傷。
他們讓她失去了最愛她的人,讓她不好過,那他們也別想好過。
最後的結局,戚新曼很滿意。
乾淨了,一切都乾淨了。
這些間接害死媽媽的兇手,全都得到了應有的報應。
愛權的失權,愛錢的失了錢。
報應,這就是報應。
這場內鬥,讓 X 市某些人物跌破眼鏡,誰也沒想到,政商聯手,固若金湯的蘇戚兩家,別人還沒出手,他們自己竟然就以這種方法消失在 X 市的上層圈裡。
太過不可思議。
眾說紛紜,各種各樣的流言在上層圈頓時傳開。戚濤是蘇家一手捧出來的,誰也沒有想到,兩家人竟會走到這一步。
蘇家倒臺,知道點內情的都清楚是戚濤把證據遞上去的。眾人覺得蘇家這十幾年就養了一頭白眼狼,紛紛為蘇家不值。
說句老實話,在這個圈子爬的又有幾個真能做到清正廉明。玩政治的人向來圓滑,隨波逐流,誰背後沒有一點汙點。
蘇家被舉發的事情其實並不嚴重,也就是政壇常見的政商聯手。
這種情況在現今並不少見,畢竟想要做出政績,那肯定就需要商人的資金支援。而商人不會無條件支援某一個人物,想得到對方支援,那肯定在某些地方就要為他大開方便之門。
然而這一種“方便之門”的操作,本就屬於違法舉動。
蘇家發生的事,給上層圈子好些人的心理蒙上了一層灰霧,從此做事更加謹慎。
紛紛揚揚一個月,這場蘇、戚兩家內鬥總算落幕,蘇柄輝在工作期間受賄貪汙,被判決有期徒刑三年。
蘇柄輝這人從始至終所追求的就是權力,而不是金錢,貪汙的東西並不多。但不管多少,貪汙就是貪汙,法律不會因為他貪汙的金錢少,就對他網開一面。
背上終身汙點,蘇家從此告別政壇。
戚濤也好不到哪裡去,他雖然舉報了蘇柄輝,但負責調查情況的都清楚是怎麼回事。
眾人厭惡他忘恩負義,兩面三刀的行為,在調查戚濤公司的時候,著重查了他公司的稅務。
大夥兒都抱著一個心態,就是想著沒事也得給他找點事出來。
別說,在大夥兒齊心合力之下,他的公司,還真被查出了問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