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3/4 頁)
候它屁。股上還插著根針。
現在,可憐的小麥醒來了; 它不理解它為啥突然自己的兩條後腿不會動了,它激動地叫了一會兒,一泡尿就撒在了它臥的籃子裡。
何田心疼地把小麥跑出來; 讓易弦在木盆裡倒上溫水; 給它洗了個澡。昨天沾在它身上的泥巴早就幹了,現在又變成了泥巴湯,小麥兩隻前爪趴在盆邊; 時不時舔舔何田的胳膊。
洗完澡,何田又重新找個籃子墊了個窩,再給它喂水餵食。
小麥倒沒何田昨天發現自己胳膊不會動時那麼情緒失控,它吃飽喝足之後又昏睡過去了。
何田清點了家中的損失; 打破的窗子是最貴的,當年做的時候就花了四張黑貂的價錢,這麼多年過去了; 價格肯定更貴。
除了窗子,還有一隻鋁鍋給砸扁了; 陶製木製的杯盤碗盞沒有幾個還完好的,一整個櫥櫃都毀了; 三扇櫥櫃的門要換,比起這些,放各種調料、瓶瓶罐罐的木架倒是容易重新制作; 是上面放的那些不怎麼值錢但卻很難得的食材也被毀了,比如蜜漬的櫻桃,奶奶還在時收集的灰豆角,還有一些放了很久還能用的寶貴調料。
然後就是屋子上的破洞。一共有五個彈孔打穿了圓木牆壁。這個損失暫時無法估計。
易弦暫時先用泥巴堵住了洞,何田說等水勢小點了,到下游河灘上再挖些沙子,摻上鋸末和魚膠填滿彈孔,最後在外面糊一層泥巴,用火燒硬,或者鋸大小合適的木棍,插在裡面,再用魚膠粘合。
易弦提議,其實還是用火山灰混成水泥更好用,也更結實。
但是要去取火山灰可不是件簡單的事。
家裡現在養了這麼多的兔子鴨子,來去一趟,就算馬不停蹄,最少也要三四天時間,這些動物還不都餓死了?
另一個難題是,要怎麼把火山灰運回來。
冬天路上都是雪時可以讓大米拉爬犁,現在,沒有了雪,難道要大米馱著灰,他們跟在後面步行?
林間的池塘沼澤河流裡當然可以用船,或者扎個竹筏,但是,那是不是還得帶上船呢?
這些還都是小問題,最大的困難在於,這個季節,火山下的山谷是熊的地盤。
洄游的大馬哈魚已經陸續來到它們的出生地,在那裡繁殖,它們逆流而上時,熊就長著大嘴守在河流中間等著它們呢。
正在捕食的熊看到有人入侵它們的領地,脾氣可不會很好。
所以,火山灰水泥的想法很美好,暫時無法實現。就算今年冬天趁著熊冬眠的時候運回了火山灰,也要等到明年夏季凍土開化才能做水泥了。
聽何田這麼說,易弦也沒露出失望的神色。他像是心裡已經有了長久的規劃。有了目標,等待就是可期的。
吃過午飯後,小麥再次醒來,這次它能爬出窩了,可是兩條後腿還是無力,於是它掙扎著拖著兩條後腿爬到門廊上,撒了一大泡尿。
看得何田心疼不已。
易弦又給小麥洗了肚肚,包著毛巾舉高高親親蹭頭,“我就知道小麥是世界上最勇敢的小男孩!一定會沒事的!”
易弦跟何田今天要把漁網給起出來,他們把小麥提在籃子裡,討論著怎麼做一個自動餵食機,走去了河邊。
何田的獨木舟倒扣著放在河邊的林子裡,重新翻過來,船底臥著幾隻蝸牛。
易弦把船抱到水邊,扶著何田上了船。小麥從籃子裡探出狗頭,知道要出去了,興奮地汪汪了兩聲,費力地甩動尾巴。可憐的小狗,除了兩條後腿軟弱無力,用來表達各種情緒的尾巴也很難抬起來。
河水還是渾濁的,漂浮著許多枯枝和樹葉。
“不知道漁網會不會給拉破。”夏季每次暴雨,都是對漁網存亡的考驗。沉在河裡的漁網如果勾到大的浮木,加速的流水就可能被撕破。
夏季何田用的漁網和冬季的網不太一樣。
這種漁網被稱為“魚籠”,是圓柱形,漁網套在一個一個的環形竹圈上,可以收起來疊成一摞放在船上,投下水後是一截一截的。
竹圈是用劈成一指粗的竹子做 ,竹子放在火上烘烤,握住兩端使它漸漸彎曲,拴緊,做成一個直徑五十厘米的圓環。
圓環之間纏上漁網,就形成圓柱形的籠子,根據所需的長度用多個圓環,所做成的網籠可以長達五六米,這個長度,是何田的獨木舟所能承載的極限,要是漁網更長,拉網上來的時候,如果網中的漁網很多,魚兒不斷掙扎,小船晃得太厲害,就可能翻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