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2/4 頁)
文字更有意思。
更何況這繪畫的手法讓他覺得新奇,明明簡簡單單的幾筆,但卻能把作者的所思所想表達的淋漓盡致,名家巨匠的畫作,他見的多了,可從來沒見過這樣的畫。
可以說這看起來十分粗糙的東西,卻處處透著與眾不同。
剛剛翻開畫冊,他已經被驚到了,而越往後便越覺得震驚不已。
故事生動有趣,又富有道理,頗具教化之意,看完整本書他是既驚又喜,驚的是這世上既有人有這等巧思,而喜的是,這東西竟然讓他遇著了。
將這畫冊反反覆覆看了數遍,方祈寒才一臉欣喜的抬頭看向杜笑竹道,“敢問杜娘子,這是何方高人的大作,不知杜娘子可否為在下引薦一下。”
他不是家裡的那老古董,他知道就算現在還沒有這種東西,但一旦推出去只要有好的作品,一定會被大眾接受,而且他也從中看出了市場。
現在很多蒙童所學的三字經、千字文,基本上就是根據民間流傳下來,俱有教化意義的故事編纂而成。
幾乎所有學子啟蒙時都會讀這些書,但這其中蘊含的道理,他們究竟能明多白多少,卻因人而異,更因啟蒙老師的知識而異。
但若能把那些以這種形式呈現豈不是更能讓人接受,理解,何況相比古板的書本,這樣有圖文結合的形式恐怕更受蒙童喜愛。
他雖也是讀書人,但他從不認為死記硬背是作學問的唯一途徑,相反的,他認為先理解文章的意思,反而更加利於記憶。
杜笑竹聞言嘴角微抽,這東西有這麼好,自己的畫功自己清楚,難得她也不會,不過是用燒過的柴頭削尖了,在草紙上畫的Q版簡筆畫,比起現代那些做工精良的漫畫差遠了。
可到他這兒卻成了高人了,可剛剛他才翻開這樣書的時候那一臉驚愕的表情算怎麼回事?
林默生雖與他相交不深,卻也聽凌凡提到過他,此人雖為書商,卻不見得會有讀書人的儒雅,到是多了商人的市儈,但唯有對編書這方塊萬分用心。
甫一聽到方祈寒如此追捧,便也十分好奇,從他那裡討過樣書,仔細端詳。
其實,說是樣書,來來回回卻也不過七八章紙而已。
雖說是簡筆畫,但畫中人物卻也個個神態動作各異,各具特色。
簡潔大方的的畫風,與古代那種濃墨重彩的水墨畫風格大相徑庭罷了。
☆、305。第305章 暫無興趣
而且最奇妙的是明明沒有經過多餘的韻染,但從人物的神態和動作你能看便能反應出人物的內心,所以整本書便是隻有寥寥數語,也能讓故事生動有趣,精采分呈。
看完整本書,著書者要表達的意思,看書的人已經瞭然於胸,完全不需要揣摩,臆測。
林默生看完亦覺得十分有趣,但他對著書之事並不通曉,到沒有方祈寒那邊激動,但如此風格迥異的東西,只怕唯有她一人能做的出來,大概也猜測到這是出於誰的手筆了,只是若她不想說,他自然不會洩露半句的。
看林默生合上畫冊,方祈寒這才出聲問道,“林兄認為如何。”
“如方少東所言,確實非凡。”
這明顯的敷衍之語,方祈寒如何能聽不出。只怕林默生所知不少。
既然杜笑竹沒有回答之意,林默生又三緘其口,方祈寒也知自己便是急於一時也是不成的,便打算從其他地方下手。
“杜娘子,是想印這本書?”
“不知貴書局是如何刊印的,我所求的量不大,而且不在書局發售,不是可否?”
方祈寒的心思,太過明顯,杜笑竹想裝作不知也是不行的,有些事還是說在先比較好。
她的時間和精力有限,現在除了和尚老闆娘合作的生意,她還有很多想做,對於這個如同雞肋一般的東西暫時沒有興趣。
剛剛那些書生的態度,她也是看明白了,這個時代與她之前生活的二十多年的那個時代不同,這個時代是瞧不起女人的,就算是再厲害這個世道只允許你匍匐在男人的腳下。
同一件女人做與男人做的結果完全不同,剛剛的事已經很好的反應了這個世道對女人的態度,所以著書立說什麼的,既便她之前所學的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精髓,她也不願與這些愚昧的人分享。
只怕就算她說出來,他們也會說她是牝雞司晨意圖越俎代庖,她又是何必自尋麻煩呢。
杜笑竹的拒絕之意太過明顯,讓方祈寒就算還想再問都有強人所難之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