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的兩個門童揚了揚手裡的大刀算是回禮,腳步不停熟門熟路地直奔內庭後院了。
從入冬開始一直到過年前一兩天是安王府每年來客最多的時候,不熟的客人還待不過來,對這張熟得不能再熟的臉安王府的人就放任自流悉聽尊便了。
反正景翊從來也沒把自己當過安王府的外人。
反正景翊要去的那個地兒安王府一般人也進不去。
三思閣。
每年這個時候要是到安王府來找安王爺蕭瑾瑜,門帖最終都是送到三思閣門口,交給守在門口的侍衛,然後就可勁兒等著吧。
最後要麼直接收到一張寫著事情解決辦法的紙,要麼就依官職級別被安排在某某廳某某堂某某樓見面,反正是甭想進三思閣的門兒。
景翊是三思閣的例外。
打剛才楚楚一口一個六扇門的時候景翊就在想,如今要真在京城裡挑出個實打實的房子對應她形容的那個六扇門,最合適的應該就是這三思閣了。
不過他也極少進三思閣的門兒。
一般都是翻窗戶。
這個時節蕭瑾瑜都是在三樓貓著的,景翊嫌爬樓梯麻煩,侍衛也嫌替他通報多此一舉,久而久之他跟安王府的侍衛們達成共識,他翻窗戶,他們當沒看見。
所以站在窗邊正要抬手開窗透口氣清醒下腦子的蕭瑾瑜剛聽到點兒不大對勁兒的動靜,下一刻就被突然大開的窗扇“當”的一聲呼在了腦門兒上。
眼前一花,還沒來得及伸手抓住什麼穩住身子的東西,不知打哪兒杵過來個裹著鹿皮的精鋼刀柄又“咣”地撞上了他的鼻樑。
混亂中蕭瑾瑜剛抓住窗臺,就感覺一隻大腳不偏不倚狠狠落在了他手背上。
他連半個動靜都沒來得及發,緊接著一個比他身子沉了三成的重量就把他結結實實砸到了冰涼生硬的地板上。
就算腦袋被窗框撞得生疼發暈,蕭瑾瑜還是清楚地聽到了自己那把骨頭在接觸地板的一刻發出的不堪重負的呻|吟。
“景翊!”
“我錯了我錯了我錯了”
景翊手忙腳亂地爬起來,過程中在蕭瑾瑜象牙白的衣服上清晰地留下了幾個粘著黑泥的完整鞋印,跟落在他手背上的那個一樣一樣的。
據實踐統計,這種誤傷的可能性是很渺茫的,但在天時地利人品三大條件綜合作用下,這種情況倒也不是從來沒發生過。
所以景翊爬起來之後就趕緊關上窗戶很自覺地雙手抱頭貼牆根兒蹲好了,等著蕭瑾瑜從地上爬起來之後對他審判量刑發落。
埋頭等了半晌,等來蕭瑾瑜怨氣滿滿又無可奈何的倆字。
“過來!”
☆、紅棗薑湯(二)
作者有話要說: 來來來,求收,求評~~~
景翊抬起頭來看見蕭瑾瑜還躺在原地,姿勢經過調整倒是明顯比剛才倒地的一瞬間優美多了。
蕭瑾瑜一手捂著正往外流血的鼻子,另一手抓著一支柺杖,顯然他盡力嘗試過憑這支柺杖的支撐把自己從地上弄起來。
顯然嘗試無果。
在蕭瑾瑜以同樣的口氣說出第二句話之前,景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完成了如下一系列動作。
從牆根兒底下站起來。
把窗邊的輪椅拉過來。
把蕭瑾瑜攙起來。
把蕭瑾瑜扶到輪椅上坐好。
把那支柺杖收到輪椅後。
掏出自己的手絹遞給蕭瑾瑜。
雙手抱頭貼牆根兒蹲好。
連他傷得嚴不嚴重都沒敢問。
雖然他是這世上被蕭瑾瑜給予例外最多的人,但一定程度上來說他其實很怕蕭瑾瑜,比怕他爹怕皇上還怕。
跟蕭瑾瑜的權位無關,只跟他的脾氣有關。
等了有一盞茶的工夫,才聽到蕭瑾瑜同時帶著鼻音和一點點火氣的清冷動靜。
“吳江的刀怎麼在你這兒?”
景翊老老實實蹲那兒,目視地板乖乖答話。
“昨兒晚上在我家喝酒打賭藏著玩兒的,我喝多了忘藏哪兒了,他也喝多了沒找著。我今兒睡醒想起來找著了,就給他送過來了。”
“你什麼時候睡醒的?”
“有一個多時辰了。”
蕭瑾瑜沉默了一小會兒,感覺血止住了就把手絹順手扔到了一邊兒,用最能讓景翊心慌的那種腔調清清淡淡地道:“你記得今日巳時要同吏部會審兗州刺史貪汙案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