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那天車裡載著四個人,死了兩個。
爺爺和那個司機,沒了。
在我心裡,對完全沒印象的爺爺充滿了好感,我能從媽媽的敘述中,想象到我坐在警車吉普中,驕傲地按著喇叭的樣子。媽媽說,如果你爺爺還在,也許不會走到這一步。但她不知道的是,在爺爺去世後,關於她“克”死爺爺的陰謀謠言被奶奶“悲傷地”傳給鄰居......
在我看來,這是不可能的,嚴格說來,如果不是因為媽媽,說不定奶奶也有可能......後來,我的親生父親在原本應該年輕力壯的年紀,得了腦血栓,走路僵硬的樣子我見過,我迷信地認為,真正“克人”的“另有其人”。
關於離婚的理由,一開始的說法,是因為奶奶嫌棄我是個女孩子,斷了他們言家的香火。我為此曾忿忿不平過,拿著家裡栗色的破舊小木板,寫上清華大學四個字,擺在床頭,立志要上中國最好的大學,給那個“言”家看看,當然,因為學文的關係,之後並沒有走上小時候的立志之路。
後來,媽媽跟我說,當時離婚的原因,是因為家裡那片要動遷,我們會分到兩套房,奶奶怕我媽媽他們分出去一套房子,霸佔了她的財產,一家三口到外面住,不管她,她會沒人養老,所以極力攛掇父親,讓他離婚。並教唆那個男人到法院以後如何如何說,就說母親沒有孩子,當時懷孕三個月的媽媽正好下班回家,聽到了這段話。
後來他們大吵了一架,他們的感情出現裂縫,這種裂縫隨著逐漸升級的吵架、不滿與有心人的挑唆而逐漸擴大,甚至動手打架。我媽媽多次想到過離婚,也提出來了,家人也支援。當時的問題就在於要離婚就不能要我,所有人都勸她儘早打掉我,甚至親戚朋友都已經為她找好了“下家”,她自己也坐在院子裡的長椅上仔細思考這個問題,而就在那時,上天突然降了雨,一整個下午,媽媽說,她覺得老天在挽留,在哭泣,於是決定留下我。我知道,這是種“移情”作用,媽媽對我的愛與老天產生了“共鳴”,但是這個想法與家裡人背道而馳,所有人都在罵她傻,說我是個累贅,媽媽承受了許多人的指責,一直不停地哭泣,最終,外婆站出來,說,要就要吧,兒是孃的心頭肉,你們沒經歷過的,不懂。
媽媽為了我,還是決定維持這段婚姻,一直到我出生後發生的種種問題。有一天媽媽在單位上班,突然接到了法院傳票,說父親單方面提出了離婚,母親懵了,因為昨天他們還挺好的,今天怎麼就要離婚了呢?媽媽拿著傳票找到舅舅,一起回家討個說法,無外乎又大吵一架,媽媽知道兩人之間存在問題,不解的是,為什麼說離就離,連個心理準備也沒有,想必又是那個男人的媽媽搞的鬼,因為就我媽媽的說法,父親是個直腸子,並不會藏心眼。
於是一氣之下,媽媽帶著我離開了家,扔一把笤帚,甩一把門,不帶走一片烏煙瘴氣。
從此,開始我長達20多年在外婆家的生活,辛酸有之,溫馨有之。
而母親,那個一心為我的女人,再沒嫁他人。
外婆說,你媽媽的苦難可以拍成一部戲,堪比任何悲情家庭連續劇。
看著母親原本像千金小姐一樣細皮嫩肉的手,變得黝黑粗糙,只有原本的手型,跟我一樣像個元寶。我知道,外婆的話是真的,並無虛構。
我小時候並不太記事的,對家裡的情況也不太瞭解,只知道比我大兩歲的姐姐和我一起住在姥姥家,我沒有上幼兒園,因為姥姥說我很安靜不鬧人。我極其不喜歡睡覺,也不喜歡出去玩,雖然這在現在被稱為“宅”。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現在,所以我每天早晨都把熟睡的姐姐鬧醒,催著她上學,等她放學後,我翻看她的圖畫書,就是我一天最期待的事情了。
可能我現在講起這些事,心態已經放的很輕鬆了,你可能看不出我的性子——極其安靜,一點存在感也沒有。
如果你問周圍的鄰居對言默的印象,他們會說:啊!隔壁家的那個學習很好的小姑娘。
如果你問我的同學對我的印象,他們會說:啊,那個不喜歡集體活動的同學。
如果你問老師對言默的印象,他們會說:那是個很聽話的學生,學習成績...啊...不好意思,讓我查一下。
我就是這樣一個沒什麼特點,也沒什麼存在感的人。
現在媽媽經常會問我,她和父親離婚會對我打擊很大嗎?為了不讓她擔心,加上我一貫的感覺,我總是笑著回答:一點兒也沒。現在仔細回想起來,我相信,父母離異的確對我是有影響的。我不愛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