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第3/4 頁)
個成建制師7萬多軍隊送抵災區。
另外,直升機在抗震救災中發揮的作用比大型運輸機還大,它不需要長長的跑道,可隨地停靠,運送傷員、物資非常有效,國家已經調集了80架直升機趕往災區,實施救援。
“怎麼直升機這麼少?”
“地震發生區域是高原地區,平均海拔三千多米,氣壓是平原地區的70%,有些山脈的高度超過了五千米,直升機要越過這種海拔高度,發動機功率必須夠用,而且直升機上還要裝東西,東西裝多了,飛都很難飛起來我們國家目前擁有的能適應高原環境的運輸直升機數量,不超過150架。”
天明不解,國家不是已經解決發動機問題了麼?上次還說製造了一款新型的能載25噸重物的直升機,都試飛成功了,為什麼不拿出來用?
“裝備的研發和投入實際使用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建立生產線批次生產也要一段時間,我們解決了發動機的問題,但也不可能馬上就生產數百架的直升機出來啊,我們獲得突破的時間太短,這場地震來的太突然了。”
天明是前年來到基地的。來的時間加起來不超過1年半,這一年半的時間內,國家在高精尖領域取得了巨大突破,但要轉化為具體產能和產品,這需要一段時間,就拿運…20大型運輸機來說,天明雖然幫他們生產了數百臺發動機,但現在運…20的服役數量,還不到50架。
從這點可以看出,h國的軍事實力似乎是很強。但一到關鍵時刻,積累不足的問題立馬暴露出來,從而顯現出一種似大實虛的本相。
“國家需要我提供什麼幫助?”
“就是上次國家幫你組裝的60架旋風…100直升機,你趕緊把這些直升機從藍水星那邊帶過來,這對救災有大用!”
“好,我馬上就去。”
藍水星,一線灣。
60架旋風…100直升機早在一個多月前就組裝造好了,放在了暖春號和知秋號空天航母的機庫內,天明把這些直升機收進了異能空間。然後把所有能開這種直升機的飛行員召集了過來,告訴了他們外面發生情況。
“8。1級大地震?”留守在藍水星的飛行員王輝心裡一震,這得死多少人?
“司令,快帶我們出去吧。耽擱一秒都要多死不少人啊。”
帶著直升機和飛行員回到基地,天明趕緊把另一批已經回到了基地的飛行員,也收進了異能空間,然後離開基地。去了一個距金溪縣不到300多公里的一處軍事基地,那裡有一個大型機場,可以停放60架旋風…100直升機。
飛行員大概有260人。但會操縱旋風…100直升機的,只有在藍水星工作過的80餘名人,其他人都是基地內的飛行員,他們沒開過旋風…100,天明帶他們來,是讓他們在短時間內學會駕駛這種直升機。因為一架旋風…100至少需要4名機組人員才能安全操縱,藍水星的那80人,只能操控20架。
旋風…100用的燃料是氫氣,用煤油或者柴油也沒問題,只要能燒就行了,天明一次性從基地把幾個燃料罐都端了過來,裡面有7;8000噸的各型燃油,足夠這些直升機使用上千個架次了。
回到基地,徐司令又給天明交代了另一項任務:製造工程機甲。
機甲研究所。
徐司令指著倉庫內的一臺高約5米的機甲對天明道:
“小緒,地震發生後,為了救出被埋在廢墟地底的倖存者,我們計程車兵用的是工兵鍬、鋼筋、液壓鉗這類的工具,用手刨的都有,效率低下,極其簡陋,有時候一個連的戰士工作三天三夜,睡覺的時間都沒有,把倖存者挖出來後,還是有很多人因為搶救時間太長,堅持不下去而死亡了。”
76年的塘山地震,07年的文川地震,掩埋在建築廢墟下的倖存者,都超過了數千人,但被成功救出來的不到10%,大多數人要麼沒被發現,要麼發現後為時已晚,一旦72小時的黃金救援期過去,基本上生還機率都變得非常小。
徐司令在機甲黑色外殼上摩挲了兩下道:“這臺機甲,是我們研發的專門用於地震救災的工程機甲,它兩個機械臂末端,都有扁平堅硬的機械指,可以像人手一樣靈活,把東西搬開、鑿開、打碎,一些重量在5噸、10噸以上的水泥塊,也能輕鬆搬走,一臺工程機甲的救災效率,等於一個營計程車兵。”
一個33編制的營士兵數量大概400人左右,一臺工程機甲,等於400名士兵。
“這臺機甲這麼好,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