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部分(第2/4 頁)
的時間差。
也就是說,這種神秘波的傳播速度,大概是光速的142800倍。
如果用含有這種特殊符文的晶石,做一套通訊裝置,利用其超快的訊號傳送速度,那就能節約了14。2萬倍的時間了。
“這麼牛逼的符文,乾脆叫‘發波符文’好了。”
不久之後,利用發波符文的特性,天明造出了兩臺符文發報機。
(未完待續。。)
第415章 星光計劃
符文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加上地球科技方面的大量積累,兩種科技樹,都發展到了一種全新的高度。
兩種科技互有優勢。
地球科技發展的比較成熟,帶給人的方便非常多,電腦、雷達、核電站、等離子發動機——靠著這些高科技,走出星球,邁向深邃宇宙,沒有任何問題。
符文科技潛力巨大,加速度符文、反重力符文、場能符文、隔溫符文、熔鍊符文、反彈符文、連通符文、發波符文——這些種類多達百種以上的符文,完全可以構建另一套全新的科技體系,甚至在將來,可以取代先進而又複雜的地球科技。
而兩種科技都要發展,大力發展!甚至要融合在一起,優勢互補,成為一種1+1遠大於2的超級科技。
所以,天明召集了一批地球專家和藍星人長老過來,準備研發一艘新的星際戰艦,代號“星光計劃”。
地球專家方面,大概召集了100多人。
領頭的是四名頂級裝備設計專家:總體設計師柯振華、能源專家莊錦輝、控制系統總師楊振偉、通訊專家馬思南。
這四位專家年紀都在60以上,在各自工作領域有數十年的工作經驗,真正的大牛!只要提供一個大致概念給他們,他們便能設計出一臺臺的裝備出來。
天明把他們召集過來後,“星光計劃”稍一介紹,一個個激動的手舞足蹈,拉著天明的手不斷追問,問要造什麼樣的星際戰艦?多大?先程序度如何?這樣的問題。
這些專家,領受國家給予他們的艱鉅任務的時候,花十年、二十年的時間將裝備研製出來了。但問題也來了,一旦這個專案做完了,成果出來了。要想進入下一個專案的研究階段,很難。
每個研究專案都是要投錢的,投入大量的錢。特別是那些先進的、只在設計圖紙上的概念性裝備,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哪怕概念非常清晰,符合發展規律,國家也不會立項。
因為越是先進的東西,投入的資金越多,甚至金山銀海都不為過,國家要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量力而行,如果在科技領域投入了大量資金,十幾年都產生不了成果,那對民生的影響是很大的。
當然,科技向前發展還是沒錯的,但也不能太超前,不能用21世紀的錢和技術,去研究22世紀的裝備,蘇聯因為這個緣故解體了。h國接受了教訓。走向了“改進一代、研製一代、預研一代”的裝備發展新路子,穩紮穩打,緊跟潮流,是一種很合科學的發展思路。
這就出現了一個“山寨”的問題。米國人發現,不管他們研究出了什麼樣的先進裝備,h國總能在一段時間之後,推出相同或者類似的裝備。效能相差不大,價格便宜的一塌糊塗。國際軍貿市場上,h**事裝備靠著無以倫比的“山寨”能力。賺走了大量的錢。
“可恥的小偷!除了偷我們的技術什麼都不會幹。”——這是米國媒體報道h國某些新出的裝備後,經常加上的一句話。
其實h國人真沒偷他們的技術,因為任何裝備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原理上都是想通的,甚至外形都差不多。h國專家只不過在設計之初的時候,對照著借鑑了一番而已,這就節省了大量的腦力財力。別人花10億米金研究出來的東西,h國花1;2億差不過也能搞出來了——這就是借鑑的好處。
也有人稱這為“逆向仿製工程”。
扯遠了。
天明提出的“星光計劃”實在是太超前,起碼超前了五十年。而且沒有任何資金上的問題,想砸多少錢就砸多少錢,這些專家如何不激動?
74歲的總設計師柯振華,拉著天明的手不住哆嗦,眼睛裡散發著亮閃閃的光,道:“小緒,這個專案我們一定完成好,爭取在短時間內,把星際戰艦造出來,讓其具備真正的太空飛行能力!”
星光計劃中規劃的“星光號”:長120米、寬20米、高8米,空重約1000噸,採用核動力,內部空間最多可容納380人。
儲存的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