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部分(第4/4 頁)
脈分離之苦,化作兩行淚長流。
領導們陷入長久沉默之中,他們都是這個國家的上層人物,自然瞭解這種國情,h國人太多太多了,多到了嚴重限制國家發展的地步。
這些年有不少人鼓吹“人口紅利論”,大力抨擊“計劃生育”,認為人口越多越好,最好一年增加個兩三億,卻不知道人口過多也是一種負擔,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是工廠流水線上的生產者,而任何一個人卻都是消費者,他們每天都要消費食物、水、電和各種資源,再加上教育、醫療、養老、國防等方面的開支幾乎人人都得揹負一本厚厚的賬單。
h國大學畢業生每年有6;700萬人,畢業後能找到工作的有一半就不錯,而就算找到工作了的大學生,平均工資也就2;3000的樣子,低的只有1;2000大學生是高素質人口,為何混的比農民工還慘?
還有一個特殊現象,在h國,不管你幹那行,不管種地還是養豬,造手機還是開網店,競爭都極其激烈,甚至到了“殘酷”的地步,如果那個行業賺錢,不需要半年時間,這個行業的先來者與後到者,就能把市場擠得滿滿當當,然後利潤下降,最後都混的半死不活。
然而在這些現實面前,某些人總能有選擇性的“忽略”,然後又是“人權”又是“民主”的叫囂,實在不讓人懷疑,他們的真實身份是什麼?
回到正題。
農業部部長趙良農道:“去年我們提出了‘綠色長廊’計劃,從東部引水,治理西北沙漠,如果將大量災民安置到沙漠地區的話,條件可能會很艱苦,不知道他們是否願意?”
一號首長點點頭道:“目前我們的科學技術水平,已經有能力對沙漠進行改造,西北沙漠地廣人稀,可開發面積在五十萬平方公里以上,我看可以試著安置一部分災民,再多投入一些錢,儘可能的建立完善的生活居住設施,讓災民徹底遠離這個地震高發區!
不過,並不是所有災民都願意去西北沙漠,剩下的一部分災民,可以安置到臨近的二三線城市中,給他們安排工作,分配房屋,成為脫離土地的城市居民。
至於剩下的一些可能繼續留在震區的災民,挖平幾座山,建造幾座更安全的城市!樓房建低一點,抗震等級設高一點,其他地方也要改造,反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