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頁)
“周大姐,我送貨來了。”
迄今為止,加上這一次。天明一共送過3次空間水果到果之源,和店裡常盛的這位遠房親戚周大姐,混了個臉熟。
周大姐40多歲的樣子,黝黑健壯,一副勤快的鄉下婦女的模樣。老實巴交的,說話帶股當地口音,普通話不是很標準。但天明覺得挺親切的,見過兩次便叫上了周大姐。
“小兄弟,你來了。來來,快進來,屋裡有電暖器,外面冷,進來取取暖吧。”
周大姐知道天明是常盛的貴客,這間店和他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對天明很客氣。
“不用了,我馬上就回去了。對了,黃棗和紅果最近賣的怎麼樣啊?”天明對這兩種水果的銷售情況很關心。
“還行”周大姐介紹道:“剛開始的時候,買的人不是很多,主要是價格有點貴,每天只能賣個5;6斤。不過著兩種水果味道品質太好了,很容易吸引回頭客,前兩天水果買完後,還有人問我,新的水果什麼時候上櫃呢?”
天明接著問:“那每週80來斤的貨,現在需要多少天才能賣完?”
天明每個禮拜送120斤空間水果,常盛大概會將其中的五分之一帶回家中,自己吃或送一部分給鄰居朋友。慢慢的,由於品質太過高階,很多人吃過第一次後,像上了癮一般,總想著再吃一次。漸漸的停不下來,成了果之源水果店的常客。
聽常盛說,他送過幾次水果給一些相熟的朋友品嚐,吃完了後經常問他還有沒有?常盛便介紹他們來果之源水果店買,一來二往,他們也成常客了。雖然200多、400多元一斤,但這附近住在清風裡別墅區的有錢人,這點錢還是不差的。
周大姐回答道:“之前買的人少,一個星期都賣不完。現在慢慢好起來了,買的人越來越多,大概3、4天的樣子就賣斷貨了。但主要的顧客們,還是常總的那些朋友。”
俞景宏是一家科技公司的老總,住在清風裡別墅區,是常盛的鄰居。兩人也是比較要好的朋友和商業合作伙伴,前段日子常盛送了他大半斤黃色的棗子,吃過之後感覺味道相當好,時間長了還念念不忘。問常總在哪買的,常盛把果之源水果店介紹給了他。過來買了幾次,雖然價格貴了點,但百吃不厭,特別是那種鮮紅的紅果,每次嘗完都覺得回味無窮、神清氣爽。
大前天那兩種水果賣完了,現在十分想念。每次開車路過的時候,俞景宏都會下車問問:水果進貨了沒有?
這時候,天明看到一個成功人士模樣的中年人,將奔弛車停在果之源的門口,下車就問:“老闆,上次店裡賣的兩種精品水果到貨了麼?”
周大姐已經是第三次聽他這麼問了。走過去對他道:“到了,到了,這位小兄弟今天把貨送來了。”
俞景宏大喜道:“真的,太好了。趕緊的,黃的5斤,紅的3斤。”
天明吃了一驚,他給常盛的批發價是黃棗120、紅果240。常盛定的銷售價是批發價的一倍,這位顧客兩句話的功夫,1000多大洋花出去了?
他只能感慨,有錢人就是大氣!不像有一些人,摳摳搜搜,討價還價的,一副討厭的小家子氣。
“年輕人怎麼稱呼啊?”俞景宏對天明很好奇,猜測兩種水果是他種出來的,便主動和他打起了招呼。
“免貴姓緒,緒天明,很高興見到你。”
眼前之人雖然有種久居上位的富商氣勢,但天明還是不卑不亢道。
奔弛車主有些欣賞的看了天明一眼,感覺這年輕人很不錯。伸出手道:“你好,我免貴姓俞。”
天明禮儀性的和他握手之後,他遞給天明一張名片:“年輕人,這是我的名片,我們可以交個朋友。”
“謝謝,不過,我沒有名片。”
“沒關係,你認識我也是一樣的。”
接過名片,天明只是略微掃瞄了一眼,只看到“達牛科技集團總裁俞景宏”幾個字。好像挺牛的,沒多想就放進上衣口袋了。
如果此時天明回到家,上網查一查‘俞景宏’這三個字,就能在度歌搜尋裡搜到“蘇雲市最年輕10億富豪俞景宏”的鮮紅詞條,配上栩栩如生的“十佳明星企業家”獲獎照片,估計他不難認出來這位奔弛車主的真實身份了。
等賓士車主買完水果,走了之後。卸下所有貨物,天明騎著空三輪車,一路順風的回家了。至於貨款,常盛今天晚上、最遲明天上午就能打到卡上了,人品相當好。
來到租房樓下,將三輪車放在樓道倉庫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