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第3/4 頁)
事:造空天航母。
拉出空間絲,構建大型座標軸;搭建異能框架,構成完整模型;填充銀鋼礦石,組成空天航母實體,終於在一個月後,將空天航母的船體造了出來。
當然,動力系統還沒有安裝上去,而是在吳老他們的建議下,造出了一套1:1大小的動力模型——一套由六個渦輪組成的槳葉發動機。
這套動力系統,花了天明整整10天時間才研製出來,幾乎等於他製造空天航母船體用時的一半。
然後就是動力系統的試飛。
這天,晴空萬里,風也很小,這種天氣非常適合進行試飛。
一套帶有4個直徑20米大渦輪、兩個直徑15米小渦輪的動力裝置,擱放在一快黑乎乎的超大長方體上,這個超大長方體,是天明用黑鐵礦石製造的中空鐵塊,重量達到了10萬噸。整個動力系統放上去後,有點像一隻黑寡婦蜘蛛,渦輪是它的蛛網,鐵塊是它的軀腹,非常形象。
超大長方體的外面,掛著一個控制室,控制室有專家100多名,這些專家都是天明從基地帶過來的動力專家,整套動力系統,幾乎就是在他們的幫助下設計出來的。今天是試飛的日子,他們比天明還要興奮和激動。
“為燃料罐傾注燃料!”動力系統徐總設計師道。
“好!”天明閃了過去,將早就分解好的氫燃料,注入到一個容積為1萬立方米的燃料罐中。
燃料罐有6根通往各個渦輪發動機燃料管,在計算機的統一分配下,根據空天航母的飛行狀態,這些燃料會以不同的量,流入到六臺渦輪發動機中,這樣。六臺發動機的功率或大或小,但能保持著空天航母平穩懸停。
“空氣壓縮機開始運轉,往發動機中匯入空氣!”
“是!”
嗡嗡嗡,如同吸塵器工作一般。六臺空氣壓縮機,將大量的空氣吸入空氣壓縮罐中,壓縮罐內的空氣,會透過一根粗壯的空氣導管。匯入六臺大渦輪的發動機內部。
為了讓最大起飛重15萬噸空天航母起飛,六個渦輪發動機,每臺每秒鐘要消耗300公斤以上的氫燃料。要讓這麼多燃料充分燃燒,每秒吸進發動機內的空氣,必須在8噸以上。
故而這些壓縮機的進氣口面積,每個都在50平米以上,並保證每秒要吸進1000立方米的以上空氣。
“發動機點火,開始試飛!”
“是!”
六個大渦輪發出一陣“轟轟”巨響,中央發動機冒出一股火焰,隨即,渦輪內的槳葉開始轉動起來。
“框!框!框!”
大槳葉越轉越快,開始還能看到槳葉轉動的軌跡,慢慢就開始模糊不清了,然後變成了無敵風火輪,最後就看到一輪殘影在內,攪動陣陣狂風。
資料員報告道:“槳葉轉速3000轉每分,產生總升力2萬噸,可加大功率。”
“加大功率!”
“是!”
“轟轟轟!”六個大鍋輪內的槳葉越轉越快,產生的動靜也是極為驚人。
噪音變大了,大到眾人無法聽清總指揮的話。
六個渦輪吹起的強大氣流,在海面上吹出了六個深深水窩,水窩的邊緣,海水不斷被狂風颳走,掀起了巨大海濤,有些水霧飄灑了上百米高,甚至捲進了發動機中,打的槳葉冒出星星火光。
水汽中含有鹽分,對發動機使用壽命將產生影響,必須減少水汽的逸入量。
“水汽進入大風扇裡了,再加大功率,讓實驗裝置起飛!”徐總工程師道。
“是!”
這下,動力控制員將燃料閥門一下摁到了底,燃料罐內的氫燃料,以毫無限制的流量,流入了發動機,發動機的功率達到了最高。
“大風扇的轉速達到了1萬轉每秒了,還在增加,不好!槳葉起火了,槳葉承受不了這種轉速!”控制員驚叫道。
1萬轉的轉速下,大鍋輪的槳葉翼尖,速度超過了10倍音速,這種速度下,如何材料與空氣分子碰撞,都會劇烈升溫、起火,最後變成燒紅烙鐵般的狀態。
而銀鋼材料制的槳葉末端都燒紅了,說明溫度達到了4;5000度的程度,轉速再提高下去,真的有可能會燒起來。
“繼續試驗,燒了就燒了。”
在最大功率的託舉下,試飛裝置,終於慢慢脫離了海面,往上飛了起來。
“飛起來了,裝置飛起來了!”
眾人大喜,10萬多噸重的東西竟然能飛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