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第4/4 頁)
用渦扇發動機的話,15萬馬力的功率,可能要800臺以上的渦扇發動機,才可能讓航母的航速超過20節。而這艘航母有8層、2000個艙室,加上一些損管設施,要把這些細節全部設計出來,並考慮船身的平衡性,我一個人肯定是不夠的,至少要一個專業的設計團隊和一個月時間。”吳科道。
軍艦是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綜合代表,一艘高水平的軍艦由上千臺裝置和上百萬個零件組成,要建造出來絕非易事。
譬如,h國的052a型軍艦,從設計到建造下水,花了10年時間,這已經算比較快的了。但要是建造航母的話,遠比五六千噸的軍艦要複雜的多,至少是10倍的工作量。它裡面不僅有動力室、燃油室、淡水室、彈藥室,還有大型機庫、商場與娛樂設施,就是船員居住的艙室就有1000多個,廁所、洗浴間也必須包括進去。
不過天明想設計的航母沒這麼複雜,動力室和淡水室首先就去除了,因為他打算用迷你發動機作為主要動力,另外藍星人喝海水就行了,淡水室沒必要弄很大。
他的設計很簡單:就是在一艘類似於米國航母的船殼內,鋪上8層甲板。做2000個大大小小的密封艙,中間留一條寬闊通道,佈設了上百條垂直樓梯,一層一層往上走,到達甲板第一層時,人員可以從甲板的活動艙蓋中出來。裝備可以走全通甲板,從船尾的延伸甲板搬出來。
“不行!這樣設計不對。”
吳科斷然否決了這個設計方案,且不論密封艙能不能絕對密封,航母上如果沒有通氣排水的損管系統的話,下層甲板的空氣質量糟糕不說。一旦船體發生破損,積水抽不出去,在高強水壓的擠壓下,密封艙承受不住,只要有一個爆了,那麼整層甲板都會陷入汪洋之中。這艘航母的堅固性也會很差,捱上幾發炸彈就沉了。
“那該怎麼辦?”天明問道。
“密封艙的密封性必須做好,走廊甲板的樓梯口最好設為固定敞開式,通風透氣。另外。在船體吃水線以下的下層甲板內,安裝抽水管,一旦產生積水,立刻用抽水機將積水排出去這樣。就能提高抗沉性了。”
“好,好,還有什麼要注意的麼?”天明接著問。
“還有就是動力系統與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