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第3/4 頁)
將放在小空間內的所有材料帶到藍水星,天明開始了裝修“立冬號”的工作。
四層甲板,從上往下數。第一層,主要是倉庫區與訓練場,內空高度有5米多高,淡水艙、倉庫、武器庫、廚房、餐廳、休閒室等,加上一塊1000多平米的全通甲板作為士兵訓練場,第一層一共就20個艙室,倉庫8個,佔了近半。
第二層主要是船員生活區,有160個12平米的船員室,2個36平米的浴室,2個36平米的洗衣室,16個12平米的廁所,第二層艙室,一共有180個。
第三層和第四層也是船員生活區,但船身上寬下細的結構特點,艙室分別只有160個和140個。
第四層甲板之下,就是所謂的壓倉室。
很多船舶為了保持船體平衡,會在壓倉室放很重的鐵塊,不過天明沒有放什麼鐵塊,只建了一個大型的汙水處理池,打算在處理池內放了幾根吸泵,一旦汙水積累到一定程度,位於第一層柴油機室的幾臺柴油抽水機,會將這些汙水抽走,排入到海中。
天明首先把船員室裝修了起來。
一個船員室有12平米,內空有3米高,可以擺4張三層樣式的鋼架床,也就是說,一個船員室可以住12人,420個船員室,一共可以住5040人,這是根據床位算出來的,遠遠超乎了天明想象。
這麼多床,天明也沒辦法在一兩天時間內全部搭建出來,用了2天時間,他還是先解決了船上800人的住宿問題。
“立冬號”甲板上的艦島,在異能空間內構造成型後,天明只花了一天的時間建造了出來。
艦島位於船身左側,在一個樓梯口附近。有三層10米高,頂部還有個5米高的觀察臺,這上面長期駐有觀察哨。
天明的艦長指揮室和休息室就在艦島之上。
站在指揮室的鋼化玻璃窗前,看看海上的風景,指點江山。或站在休息室外的陽臺上吹吹海風,還是比較愜意的。但天明晚上休息的地方是不會在艦島上的,這個地方太顯眼了,白天還好,晚上要是遭襲了,第一個被端掉的可能就是艦島。
出於安全的考慮。天明還是在船的第二層單獨預留了一個艙室,作為了自己的休息室。
忙活了七八天,總算是把大部分事情都忙完了,因為這幾天陸陸續續搜尋到了一些遇難船隻,將小船上的人救了上來後,很快,立冬號上的藍星人達到了3000人。
在昨天的救人過程中,還出現過驚險一幕。
經過一處陸地的半島拐角時,一支龐大的艦隊突然出現在“立冬號”的前方。全部是軍艦,看數量足足有上百艘。
這些軍艦上裝有一種大殺傷力的武器——弩炮,發射的金屬箭矢有嬰兒臂粗,射程足足有三公里遠。
那些軍艦發現了“立冬號”在救人後。立刻朝“立冬號”殺了過來。
天明自然不懼,準備等那些軍艦靠近“立冬號”後,一旦進入了次元斬攻擊範圍,他很快就能將那些軍艦消滅乾淨了。
崩!數根粗長的箭矢釘在了立冬號的船身甲板上。在三公里之外,這些軍艦就發動攻擊了。
“草,你們的射程比我還遠!”天明大吃了一驚。
看那些軍艦已經呈三面散佈態勢。要將立冬號包圍起來了,天明也不打算硬碰硬了。這些船很明顯是抱著俘虜立冬號的目標來的,因為天明在這些軍艦的船頭還看到了一種特殊的武器——一種有粗長的圓形炮管,類似大炮的武器,正對準著他。
透過高倍望遠鏡,天明看到了一門“大炮”的炮管上,刻有很多複雜的符文,有些符文天明覺得很眼熟,那不是‘堅固’與‘連通’符文麼?再看其他船頭的“大炮”,有些士兵正在往大炮裡塞“炮彈”——一種黑乎乎的金屬球。
每門大炮的旁邊,都站有一名身著白袍的藍星人祭司,炮管型武器正是由這些祭司操控的,幾乎每艘大型軍艦上,都有兩名這樣的白袍祭司。
天明大感不妙。
在上百艘軍艦離“立冬號”還不到2公里距離的時候,天明下定了決心:“撤,以後再陪你們慢慢玩。”
天明不是擔心打不過這些軍艦,而是擔心“立冬號”扛不住那些軍艦發來的攻擊,特別是那種被他命名為“符文大炮”的管狀武器,讓他感到了很大壓力。
“立冬號”才造好沒多久,就是被釘上了十幾根弩箭都讓他很心疼,要是再捱上幾發“符文大炮”發射的“黑球炮彈”,那豈不是致命的摧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