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部分(第2/4 頁)
回頭看了看高腳平臺上的希望神殿,摸了摸漲漲的肚子,很久沒吃過這麼飽了。
忽然,遠處數十道紅藍光線突然出現,在艦隊的夜空中,織成了一塊塊的光幕。
“那是什麼?”米切拉心裡一驚,一種她從來沒見過的東西突然出現了。
隨後,光幕中出現影像,生活船上的音響,也響起了與光幕中畫面對應的聲音。
看著光幕中跳動的畫面,聽著音響中傳來的聲音,一種從來沒有聽聞過的新鮮事物,刺激著米切拉的感官,全新而又新奇。
和普通人一樣,米切拉將光幕中播放的兩部電影全部看完後,才回到了她的房間睡覺。
也從今天開始,她開始了一種全新的生活。
光明歷0002年,4月22日。
衛星雲圖發現,東南方向,一個超強風暴正在形成。
天氣專家預測,其聚集的能量,可能產生一箇中心風力超過20級的超強颱風。
“這個颱風,正緩緩朝我們所處的區域襲來,暴風眼的中心位置,預計會離我們很近,到時候,我們可能承受超過17級狂風的襲擊。”
“這個颱風太大了,我們應該轉移到新的錨地,否則承受不了那麼大的損失。”一參謀長建議道。
天明皺了皺眉,問天氣專家:“颱風還有多久會來?”
“大概六七天,也有可能四五天,因為我不知道這個颱風會不會突然加速。”
颱風的規律難以捉摸,其風力、走向、強弱,都要根據颱風的長期活動規律,用計算機才能模擬出來,天氣專家提前說這個話。是希望天明做好應對的準備。
“北極冰蓋開始形成並擴大了,那邊的氣溫可能低一點,在哪裡躲避風暴,是個較好的選擇,畢竟,海上的風暴太頻繁了,我們不可能每次都進行轉移。”
天明點了點頭,不找個優良的避風港,確實難以應對一個又一個的颱風,更何況他的異能還沒有強大到。與超強颱風抗衡的地步,所以,還是去北極冰蓋比較好。
“既然這樣,那就趕緊準備,明天就出發吧。”
“還有司令,核潛艇試航編隊,目前正分散在兩個地方進行潛射導彈發射試驗,他們也有可能遇上臺風,你把他們也一併帶到安全的地方吧。”參謀長張琦提醒道。
核潛艇試航編隊。來到藍水星已經有兩個半月了,期間,核潛艇進行了1萬多海里的航行試驗、5000米極限潛深試驗、魚雷攻擊試驗,以及風險係數最高、技術最難的巨浪四洲際導彈發射試驗。都取得了較大的成功。
特別是巨浪四導彈,七次發射,成功六次,這可是個了不起的跨越。只要將這個成功率保持下去,巨浪四導彈定型服役,指日可待。
“知道。你讓聯絡員通知一下他們,我過去把所有船隻全部帶過來。”
“是!”
出去試航的船隻,全被天明帶過來後,再用了一天時間,分解了50萬噸的氫氣。
這出現了一個讓天明一直很是頭疼的問題。
他的艦隊,現在一共790餘艘船隻,接近800艘各型艦船,其中使用氫燃料作為動力的船隻,除了少數的幾艘船,幾乎為100%。
加上這些船上藍星人們日常生活要用到的氫燃料,每天,都有一萬多噸氫燃料被消耗。
艦隊要整體轉移的話,700多艘船上的燃氣輪機,運轉一天,就要消耗超過15萬噸的氫燃料。
天明現在的神識度,大概為50萬個彈夾,一次能生產27萬噸氫燃料,供應足夠的量,問題不大。
但問題是太耗時間了,要一次分解數百萬噸的水,哪怕是全力消耗神識,也要**個小時才能完成。
而且,他還要把氫燃料注入到每艘船中,700多次的燃料注入操作,哪怕一艘船耗時10秒,也要2個多小時才能完成。
效率太低,浪費時間,每個禮拜,都有一天左右時間,天明就耗費在這上面。
“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天明找到幾名動力專家問。
“使用高能量密度的汽柴油,或者核動力,只有這兩個辦法。”一名動力專家道。
汽油、柴油,天明其實也能合成,只要再弄一些煤炭過來,與氫氣進行化合就行了,但治標不治本,需要他合成的這些燃料,需要的量也比較大,浪費時間與空間,他需要一種最佳的解決辦法。
“老闆,你可以在發電船的基礎上,造幾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