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肇基大軍在外,奪取萊州、威海衛,割據半個山東半島,等待時機,坐觀天下成敗,在李自成與明朝軍隊對峙期間,迅速北上,奪取京師。中策就是投靠李自成,借雞生蛋。下策就是暗中積蓄力量,廣雞糧,收取民心,必要的時候在朝廷中獲得一官半職,甚至剿滅李自成起義,最後憑藉主公的威望奪取天下。”宋獻策說完後,朝李無庸望去,劉謙父女也朝李無庸望去,等待著李無庸的選擇。
李無庸眉頭緊皺,低著頭想了想,猛的發出一聲大笑,指著宋獻策笑道:“先生早有定計,何苦再來考我呢?雖然先生說有上、中、下三側,但真正能實施的只有一策,而且是下策,不知我說的可對?”
宋獻策拱手道:“主公果然聰慧非常。雖然策獻三策,但真正能很好的使用的只有下策了,這下策實際上就是上策,上策雖好,同樣還能擴大主公的聲望,但真正實施起來卻是很難,其一,山東境內雖然有王俊拖住了楊肇基的十餘萬兵馬,但王俊所盤據的大蒼山等地,皆易守難攻,而登州等地就不同,不但易攻難守,最主要的是在主公創業初期,楊肇基是不可能允許自己的境內有一支象主公這樣的義軍存在,其二,就是主公就算攻取了登州,甚至是山東全境,但與李自成比如何,李自成現在威望甚高,遠遠超過主公,到那時兩虎相鬥,恐怕主公會落在下風。”
“中策主要是取穩,李自成雄才大略,雖然眼下他敗在四川洪承疇之下,但威望仍是中原各路豪傑之首,均田免糧的口號深入人心,屬下推測,在不久的將來,必然會擁有數百萬的兵力,主公若是投在他的帳下,依照主公的才能與屬下的謀劃,必然會zhan有立足之地,但是主公日後要是從李自成手中奪取天下,那主公的名聲必然受損。”
“屬下的下策其實是求巧,今天下紛爭,主公的威望名聲遠遠低於群豪,基礎幾乎沒有,絲毫沒有發展的空間,就算一時攻取了登州,取得了一部分的糧草,但即將面臨的是朝廷的反撲,那樣主公就會陷入危機之中。屬下觀天下紛爭,雖然結果未顯,但是朝廷在五年內,仍然佔據天下,這五年足夠主公積蓄力量,練就一隻精兵,待李自成與朝廷兩敗具傷之時,北上京師,奪取天下。”
劉謙聞言,點點頭道:“宋先生名不虛傳也,這最後一策更是高人一等,有攻有守,潛於九幽之下,動於九天之上,不動則矣,動則一擊斃命。劉某佩服也。無庸,當取此策也!”
李無庸也微笑道:“先生果然不愧是吾之子房也,五年之內足夠我等安心發展了,而且我也選定了兩個地方,讓我等坐觀天下風雲變幻,而我等仍可安枕無憂,必要的時候,還可以混亂中原。”笑容高深莫測。
宋獻策沉吟了半響,猛的失聲道:“主公真是奇才也,有了那兩個地方,主公的雄圖霸業成也,哈哈,跟隨主公乃策之福也。”
劉謙連忙道:“是何地,居然有如此好處?”
''
(全本小說網 )
第八回 斂財手段
“在中原的東南方向,有一座寶島名叫小琉求,由琉求本島與西部澎湖列島、東南部火燒島(綠島)、東北部彭佳嶼、釣魚島等組成,與福建隔海相望,以漢族為主,高山族約佔百分之三。wWw。。臺灣島南北長約180公里,東西寬140公里,中央山脈縱貫南北,可分臺西平原、臺西南丘陵盆地(含臺北、臺中盆地)、臺灣山地(包括中央、玉山、雪山、阿里山等山脈)、臺東海濱低山丘陵四個區,雖然它的耕地面積較少,但是可以大量的種植其他作物,如甘蔗、玉米等物,最重要的是一年四季可以收穫上好的茶葉,可以為我等賺取大量的銀兩,同樣也可以讓我等從福建、廣東一帶購取大米等日用品。”
“而另一個地方,就是瓊州了,瓊州面積廣大,水稻一年三熟,雖然產量較底,但是養個數十萬人,還是比較容易的,雖然佔領它比較麻煩,但是我等在擁有小琉求後在徐徐圖之則不難。”
宋獻策眼睛裡閃爍著睿智的光芒,露出驚喜之色,但不一會兒,眉頭緊皺,彷彿又想到什麼似的,拱手道:“主公深謀遠略,但是琉求與瓊州兩地雖然有著巨大的優勢,但同樣有著巨大的缺點,從中原到兩個海島,必須擁有大量的船隻,最重要的是有一隻強大的水師來威懾海上的盜匪,而這些都必須要有大量的金銀,劉府雖然富有,但仍然不足以建造大量的船隻。所以主公必須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金錢。”
李無庸聞言朝劉謙望了一眼,劉謙也點了點頭道:“雖然我在登州略有資產,傾我所有,這船隻也能造上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