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第3/4 頁)
西廠,這點你要記清楚了,朕今天把鷹眼交給了你,則朝中檢察院、御史臺他們首先盯的就是你們這些人,你也要小心行事。否則就是朕也保不了你了。你可知道?”李無庸聲色俱厲的冷喝道。
“奴才緊記在心,不敢忘懷。”秦九心中也吃了一驚。
“你先下去吧!整理一下四川的情報,然後送到朕這裡來,朕有用途。”李無庸吩咐道。
“奴才遵旨。”
“記住今天朕說的話,否則連胗也救不了你。”望著秦九退出去的身影,李無庸又冷冷的說了句。
''
(全本小說網 )
第二百零八回 離間君臣
第二百零八回離間君臣
成都城,如今已經是大西政權的都城,原來的前明的蜀王王府如今也變成了張獻忠的皇宮了。WwW。。那皇宮也被張獻忠修的金碧輝煌,雕龍畫砌,恐怕與那北京城中的大內皇宮也差不了多少。勤政殿內張獻忠大馬金刀的坐在那裡,雖然身披著一身的龍袍,不過卻不見任何皇帝的威嚴,反而象是一個戲子一樣,滿臉的落腮鬍須,手上還握著一把金刀,倒象是一個出征的將軍的一樣。
大殿之上,李定國、劉文秀、孫可望、艾能奇等文武大臣則站在階下。倒是有一番氣勢。那張獻忠眉頭緊皺,顯然是遇到什麼為難之事。殿上的眾人也是眉頭緊皺,無一人敢說話,大殿之上冷冷清清,氣氛極其壓抑。
“你們說說看看,李無庸如今起大兵,親自帶大軍十五萬來犯我疆界,你們說說該如何是好啊?”張獻忠自從登基稱帝后,再也沒有當年征伐的氣勢了。光在後宮當中,除掉四個正後外,還有有妃嬪三百名,各文武大臣以及各營將官各有婦女多人,而兵弁尤多,都是從民間搶過來的。對於李無庸的大名,雖然張獻忠地處四川,卻經常耳聞,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端的十分厲害。
“父皇,兒臣以為李無庸雖然厲害,但是必不能傷我大西半分毫毛,巴蜀之地,山高水深,易守難攻,三國時期,諸葛亮更是憑藉巴蜀天險三分天下,那劉禪不過是個傻子。居然也能在司馬懿的進攻之下擋住了數十年,宋朝地時候,那巴蜀皇帝也不怎麼樣,不照樣把宋朝大軍殺退好幾次了嗎?如今我大西父皇英明睿智,兵多將廣,難道還怕他一個李無庸不成,只要我們四兄弟守住巴蜀通道。他李無庸還能飛進成都不成。”孫可望掃了李定國數人一眼。
“父皇,大哥說極是。那李無庸雖然建立了大唐朝廷,手下也有精兵數十萬,但是如今他的地盤那麼大,守起來到處都是空擋,那前明可是有不少的遺老遺少,李無庸貿然離開北京,若是我等殺了此人。唐朝必然發生內亂,父皇他日必然能問鼎中原。”艾能奇也奏道。
上面的張獻忠聞言也點了點頭,顯然是同意兩者的話語,神色也近是得意之色,彷彿問鼎中原已經是遲早的事情。
“定國,你好象有話說啊!”張獻忠掃了底下四個兒子一眼,雖然他自己也有兒子,但是卻喜歡到處認乾兒子。當然他也不會亂認,對自己有利用價值的,年紀大地認兄弟,象當年的曹操與李自成等等都是,年紀小地認兒子,李定國四個人都是驍勇善戰之輩。所以能被張獻忠看中,一立下了功勞馬上就認做乾兒子,在張獻忠看來,只有用親情控制的軍隊才是對自己最忠心的。當然他會不會對別人掏心挖肺的,就是由他自己決定了。
“父皇,兒臣不知道那李無庸有沒有什麼獨到之處,但是既然此人能在十年之間建立一個龐大的王朝,可見此人還是有幾分能耐,兒臣以為父皇還是小心的好,此人能夠在帝國剛立的時候。居然有如此大地魄力御駕親征。可見此人倒是有幾分能耐,而他這次帶來的幾個將軍也是不簡單的角色。劉啟在唐軍之中以防守而聞名,可見李無庸肯定是因為我軍前些日子偷襲李巖,所以才帶了此人;羅振川、曹百原更是在西征的時候,打的胡人狼狽而逃,可見這些人都不是簡單的角色,兒臣以為李無庸這次前來是來著不善啊!我大西軍上下可不能掉以輕心了。”李定國是個三十上下的中年人,三縷長鬚飄逸,與他人不同,身上並沒有穿上皇子服飾,卻是一身的盔甲。倒象個儒將出身。
“三弟說地極是,兒臣也以為盛名之下無虛士,父皇還是小心的好。”劉文秀望了望張獻忠一眼,誠懇的說道。
“二哥、三哥大概是漲他人威風了吧!”艾能奇望著兩人冷笑道:“我巴蜀有天險,天險之上有精兵十數萬,佔盡了地利優勢,那李無庸如何飛的進來。”
“四弟,那李無庸並不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