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第1/4 頁)
“不知道姚大人有什麼高見?”劉謙連忙問道。
“諸位大人,你們可知道前朝的時候,崇禎年間。有一官員出使後金的時候,皇太極曾問那官員說‘你們的皇帝可能挽上兩石弓?可能上馬射虎否?’而前朝官員無話可說。在山海關附近,有一句話是這麼說地‘滿金不過萬,過萬不可敵。’說的是後金地軍隊,超過了一萬人就是天下無敵了,陛下說的對。不是他們的弓箭弱過前朝,而是他們是有自己的精神領袖,皇太極經常親自領兵出征,所以才會有那樣的話來,陛下今日親征,並不是為了向天下人證明陛下的武功,而是為了給後世之君有個榜樣而已,讓後世之君不忘今日立國的艱辛,陛下以自己為榜樣,為了我朝地長治久安而著想。為了我大唐日後不會出現懦弱之君。下官以為,陛下乃是萬世明君啊!諸位大人。你等準備勸諫陛下,難道是想讓我大唐以後的皇帝都如同明末諸皇一樣嗎?”姚啟聖話一說完,就掃了眾人一眼道:“陛下如此大志,我等身為臣子,難道還想阻攔陛下不成?”
“哈哈!姚大人說的極是啊!我等身為臣子,哪裡還能阻攔陛下呢!明日上朝,我等一起擁護的陛下的好啊!”劉謙掃了一眼姚啟聖,望著眾人笑道。眾人也都紛紛稱是。
“陛下,姚啟聖已經奉旨進了國丈府中了,一個時辰後,那些大臣都出來了,臉上都是堆著笑臉呢!依奴才看,八成是成了。”南書房內,秦九樂呵呵的對李無庸稟奏道。
“也只有那個做事情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才能說的通啊!要是朕明日在朝堂上說出來,那些人恐怕還要給朕來個以死納諫呢!”李無庸淡笑道。“傳旨著內府送十本海內孤本到姚啟聖府上去,這傢伙最喜歡看地就是書了,聽說他每個月的俸祿,有一大半花到買書那裡去了。”那些讀書人,李無庸經常在史書上看的清楚,跪在午門之外不讓皇帝出門的事情多著呢!
“還是陛下識人的準啊!那姚大人有如此本事,還不是陛下看的準。”秦九不聲響地拍了個“龍”屁。
“明日,你就不要跟著朕上朝了,去把那個金九兩帶到宮裡來,朕要見他。”
“奴才遵旨。”秦九小心翼翼的看了李無庸一眼,又問了一句:“那個如煙該如何安排?”
“如煙?”李無庸皺了皺眉頭,思索了片刻道:“等明日見了金九兩再說吧!下去傳旨。”
“遵旨。”
“老爺,今日陛下讓奴才出征,而讓您安撫東南,而那軍師與顧炎武卻留守中樞,是何道理啊?”萊國公府上,劉啟問道。
“劉啟啊!你與劉墉都是我門下出去的,跟隨陛下是最早的,一個負責的江南的皇家生意,而另一個貴為當朝的一品大將軍了,而老夫也入了中樞,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一難道沒有感覺到我們家的勢力太大了點嗎?你說陛下他能安心嗎?”劉謙嘆了口氣道。
“可是我們都是對陛下忠心耿耿啊!”
“若不是我們的忠心,恐怕陛下早就不允許我們的存在了。”劉謙笑道:“陛下也不希望自己落了屠殺功臣地名聲,所以才會一直在我們這些大臣中尋找平衡,讓老夫出京,二皇子監國,軍師與顧炎武輔佐,而你則跟著入川,卻又讓谷振川這個殺星坐鎮京師,施琅坐鎮旅順,哪一樣不在尋找平衡,你這次跟隨陛下出徵,要記住一個字,那就是忠就行了。只要有了這個字,陛下可以保證我等三代富貴。”
“謝老爺指點。”劉啟點了點頭。
“下去吧!明日上朝莫要說話。”劉謙揮了揮手。
晚上還有一章。
''
(全本小說網 )
第二百零七回 大唐鷹眼
第二百零七回大唐鷹眼
“知道朕為什麼找你嗎?”南書房內,李無庸一臉的輕鬆,早朝之上,大概是因為姚啟聖的話起了作用,皇帝御駕親征的提議很快的得到了透過,並未有一人而反對。wWW!!心情大好的李無庸來到了南書房,見與自己一起進過ji院的金九兩正跪在那裡。
“草民不知!”那金九兩雖然也是跑南走北的人物,但是對面坐的是當今帝國的皇帝,就算對方與自己嫖過ji,但是那也是兩人心裡知道的事情,卻是不能拿到外面去說,儘管對方也曾與自己說過人生四鐵,但是皇帝就是皇帝,高興的時候與你說是人生四鐵,不高興的時候卻是說自己掌握了不應該掌握的東西,隨便可以逮上一個理由,把自己拉到菜市口給宰了,到時候還不知道自己是怎樣死的。
“你先起來說話。”李無庸淡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