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第3/4 頁)
原因很是簡單,就是在前年栽種的胡楊樹林裡,分別給最先到來的五家佃戶,修築自家的小院。
得了這一突如其來的訊息,漫說是身處其中的佃戶又驚又喜,也讓始終站定一旁的舉子們,也都不敢相信自己親耳所聞。
“不會是真要給佃戶家蓋農家小院?那可得不少銀子,再則又是修在隔著河岸百丈外的胡楊林裡,只除去取用水源不甚便利外,餘下諸事皆是上佳之選!”
“可不正是這般,才讓人難以置信。比起盧大人家的院落所在之處,那胡楊林裡更是好上幾分。”這旁兩人才剛言罷,就聽著那頭佃戶中,好似又有訊息傳來。
好奇追問之下,果然還有更為驚人的訊息。原說東家為佃戶們往來便利,也會借租一些屋舍與他們暫住。此刻聽聞到的,卻是但凡願意留在莊上三十年整,這瓦房院落就歸入各家名下,只是地契仍在東家手中。
“更有一條,便是不得賣與外人,倘若要離了莊上,外出謀生還需將屋舍院落一併按市價賣還東家。”哪知這人話音尚未落下,已有人介面言道:“這有何難,本來人家盧大人好意與佃戶們修建的,漫說還願意按市價給付銀兩,即便分文不與也是無可厚非!”
“也是,每年才收他們一兩銀子的租金,又無需擔憂家中的進項一事,這般的好事又哪裡去尋?”此事在舉子們的心中,不可謂影響不甚遠,即便原先那滿不以為然的胖舉子,也已莫名心動。
難不成之前真是我低估了沙地的產出,他家僅佔了千餘畝的沙地,不過都是栽培些不值多少銀兩的沙柳、牧草而已。即便第二年起又蓄養了些牛羊,只怕也僅夠給付佃戶們的工錢罷了,哪裡另有餘錢再來修建屋舍?
以或者真是因為,佃戶們私底下談及的牛羊皮毛之事實則他卻不知,自那回尋到了擅長皮革硝制的匠戶後,莊上一年的產出已是陡然增加了快兩成。只因一切皆不在甘霖銷售,所以就連莊上專司返送貨物往來兩地的秦家兄弟,也是一無所知!
此刻雖不及細細盤算,但就工匠們採辦來的各樣材料,就叫他們見識了一回,盧大人的手筆。回頭仔細想來,若非地裡有所產出,他家又何苦自掏腰包,與佃戶們修葺這般結實耐用的好屋舍?
說句不中聽的,只怕這七位寒門子弟家中,也未曾有幾家能住得這般的瓦屋新院。所以,餘下的日子裡更見眾人皆是加倍努力。直到將佃戶們手中的活計全都學成後,再加上自己仔細籌謀,哪裡還用發愁產業不興的。
“估摸著即便三年任滿後,不被調離西北之境,你我幾家也都不再是手無餘糧的貧家了。”
“少說留著那些開墾成型的沙地,也是自家的產業!”另有一人是連連點頭附和起來。此刻回應之人,太出乎眾人意料之外。不是旁個,卻是那從未曾用功聽課的胖舉子。
☆、第二百九十七章 沙地藥田
只是此刻才想到其中的關鍵,為時已晚。半月後幾人就要各奔東西上任去,就算連夜抄滿筆記,也是烏有絲毫的親身經驗,又拿什麼教授農戶,如何栽培牧草、樹木?
“一切皆是他咎由自取,臨到末了之時才有此頓悟,恐是無濟於事咯!”搖頭再看了一眼,對面廂房裡仍舊燈火通明的情景,起身吹滅了桌上的燈,躺下睡了。
這日臨行之際,眾人特意早起與盧大人告別,唯見那連夜與自家書童主僕倆,拼命抄錄筆記的胖舉人顯然是憔悴了不少。一旁半低著頭無精打采的書童,更是可憐的緊,袖口上還沾染的墨跡猶新,已然說明了一切。
這半月裡,即便都抄錄全了,但想化為實踐的經驗,到底還是差著太多。好在其餘八人在那餐美味之後,愈發用心起來,就算未曾學到十成十,好歹也已能獨當一面了。
所以今日面上均是一派坦然,想到舊年被朝廷誥封的母親,盧臨淵也已是暗舒一口氣。總算不辜負那誥封,至少已為朝廷教出了八名懂得此門道的官員,以便更好的控制沙漠的侵蝕之害。
目送他們一行離去,那旁的佃戶們已是準備就緒。只因一月前原本住在甘霖鎮上的五家,陸續搬入了新居,而今日又送走了那些朝廷派來學習沙地栽種之法的舉子們,所以莊主盧二爺早已規劃多時的沙地藥田,即將開始進行。
“本來今年剛好是三年平茬之際,只等臘月裡集齊人手,專司這樁要緊之事才是。如今別處都正忙著準備秋收,莊上倒是可以利用此時多編些草甸子,也好在臘月沙柳平茬。追肥後,覆蓋上以做適當的保護之用。”
這旁盧臨淵出聲提醒著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