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第3/4 頁)
補充,也算是相得益彰。此刻訂盟也是時機剛好,倒是無須來回奔忙之苦,就在他再度回到盧家大院後,便與盧臨淵訂下了結盟之事。
其實昨晚回到住處,已是相通了關鍵所在。要說盧家有意將收益不俗的藥田轉移至沙漠腹地,既是為了抵擋外人的豔羨之色,對於廖家寨而言,又何嘗不是有利可圖。
想平日裡,單靠放牧牛羊已是不能滿足全部所需,無論是眾人必需的糧米與布匹,還是各色調味之物,亦或者綠洲中難得一見的魚貨吃食,哪一樣不是自家車馬上的常客。即便綠洲擴的再大,終究也得所限於沙漠之境,更別提人力短缺一事,也是他們遲遲不敢胡亂行事的原因之一。
明面上聽著那過千的人數,比起普通寨子來或許只多不少,然而真要擴得太快,太廣卻是不能。好在如今有了盧東家的妙法,到時只怕會被預想之中,多出數以倍計的地界來,也是未嘗不可。
只是不該全都建在綠洲這一片,才能做到狡兔三窟。再聽聞盧家本就打算只進三里而已,如此便可仍舊保得步入沙漠之人,三、四日之內必是遍尋不見一處落腳所在。
將思緒整理清楚後,才再無絲毫的彷徨,於是便依照臨行前自家長兄的託付,直接訂下兩家結盟之事,才是當務之急!果然不及晌午時分,如同之前悄然登門而來的廖家二郎,復又消失在了莊內那條通往沙漠深處的便道盡頭。
“他倒是急切而至,又默默離去,半點都不拖泥帶水。”失笑搖了搖頭,卻聽得身邊的妻子,同樣含笑應道:“只怕得了這藥田一事正趕著回去,規劃沙地哪!”
“不錯,此事本該及早規劃。與其到時候胡亂行事,倒不如此刻就先一步打算起來,等他家兩個孩子回去就能及時種下了。”提到栽種一事,自然是選出最佳的種子來,才是最為要緊,正欲開口相商此事,就聽得外頭丫鬟來報,說是衙門的書辦來訪。
聞此言,夫妻倆不免互望了一眼,突然來訪所為何事?喚人請了那人外面書房稍待片刻,便由葉氏幫著換了身上的行頭,整好了衣衫這才緩緩出得內院,直奔外書房中。
☆、第三百零四章 事有緩急
先前置辦田畝、屋舍一事上都由此人經手,而後陸續傳來的京城訊息,也多本是由他口中獲悉。只是親自尋上門來,還是頭一遭,這就難免不叫人心生疑慮了。
推門而入,就見此人滿臉的憂色深重,一旁桌上丫鬟才端來的解暑涼飲,已然見了底,可見他心中必是緊張萬分。此刻一見盧大人前來,忙不迭是起身拱手:“不好了,年前留在大人莊上學習栽培之法的九位,此刻已有過半被駁了手頭的差事,僅留了個有名無實的官職而已;再有一樁就是。”
剛要往下,彷彿仍有不安,轉回半啟的軒窗前仔細驗看了一遍才低聲繼續道:“昨日無意間聽得知縣老爺身邊的錢穀師爺,說得真切只怕不等年內全都推廣下去,朝廷就要喊停了西北治沙一事!”
偷看了一眼,這旁盧大人的臉色,繼而又詳盡分析起來:“原說鄰近那幾處的縣衙得了這麼一位駐守,即便不能與盧大人家的莊子比肩,好歹也會在數年間改變許多。毋庸置疑,最是歡喜除了各處的主官外,就屬專理財賦的錢穀師爺了。”
當初朝廷看重這一項,的確是與此關係莫大,而今西北各地但凡與沙漠接壤的縣衙,皆因盧臨淵莊上的喜人變化而暗自歡喜。前番出了九位候補官員,也都被滿面欣喜的接回各地。
只是才短短一年不到,怎麼就出了這等變故,怎不叫人唏噓不已!
按理說,三季過去雖不會有那等天翻地覆的改變,至少也能讓人看到希望所在。而莊上送往各地用做種苗的柳條,也是從未斷過,這又要如何解釋?
不覺狐疑看向那人:“這些日子來,縣衙停了他們的差事,那為何仍有車馬。前來採辦種苗?”
“虧得盧大人善心相待,一車種苗更是低過市價不少,再說了前頭已投下那許多功夫,難不成荒廢了自家的辛苦?”提到這一句忙又抬頭來看,確定盧大人並無不喜後,才繼續言道:“雖說衙門停了他們手上之事,可關乎各家的生計。也是斷斷不敢半途而廢的!”
這句才是實在之言,本來這九人之中除那半吊子都算不上的。其餘之人俱是打定了主意,要在自己名下添上幾畝沙地的。只是未曾料到不及三季過後,朝廷已下令停了他們主理的這項差事遠在京城的官員,怎會突然關注起這微不足道的小事來了?
聯想到此,饒是一直面不改色這旁的端坐的盧臨淵,也免不了心中一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