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第2/4 頁)
,我們做孫子孫媳的也不清楚。但我們來尋親時,他太奶說過,說是尋到了人再說,他太奶說,說她曾是上河村李家媳婦”
林老爺子泣不成聲。
“我的甥孫兒啊,我就是你奶奶的兄弟,你們的舅爺爺啊”林老爺子泣道。
林小寧的姑奶奶林氏,正如頭前猜測的那般,因不能生育被李家休掉,並且私下以三兩銀子賣給了一個姓馬的鰥夫。
三兩銀子在當時是很值錢的,林氏被賣時已二十二歲了,既不是黃花閨女又不能生育,卻能賣出這等高價,實是因為她生的好看,又勤快能幹,最重要的是姓馬的鰥夫帶兒子來相看時,矇在鼓裡並不知情的林氏對那孩子親切無比,那孩子一看到林氏也如見了親孃一般,八歲的男孩,竟一頭扎進她懷裡不肯下來。
三兩銀子,一紙休書。
遠在外鎮的李家就把身無親人的林氏交給了姓馬的鰥夫。
卻不曾想到,林氏入了馬家門第二年上就懷上了,生了個女兒,第三年底又生下兒子。也就是林氏嫁進馬家後,自己還育有一兒一女。
姓馬的鰥夫就是這對夫妻的爺爺,林氏是奶奶。
那個一頭紮在林氏懷中的八歲男孩——林氏的繼子,正是這病在床上的男子的親爹。
男子親爹待林氏如親母,他是長子,孝順懂事,對林氏所出的幼妹幼弟很是關愛。
橫塘鄉離上河村隔得遠,離林家更遠,沒有三百里也有二百多里路。林氏生下女兒後,揚眉吐氣,在馬家算是扎穩了腳,就想著等女兒週歲時給孃親上墳。還要告訴爹爹與弟弟自己改嫁了,嫁得極好。
正文 第216章 算生辰
林氏生下女兒後,揚眉吐氣,在馬家算是扎穩了腳,就想著等女兒週歲時給孃親上墳。還要告訴爹爹與弟弟自己改嫁了,嫁得極好。
卻不料第二年上又懷上了,生兒子時很是困難,好容易生下來又是個體弱多病的小討債鬼,等到兒子長到四五歲了,身體才好一些。再有機會帶家人去給孃親上墳,才發現爹也去了,就葬在孃親的墳邊上,弟弟不見了蹤影。
之後,每隔七八年,林氏就千里迢迢去上墳,都不見弟弟蹤跡。直到她最後一次上墳,也就是去年,才發現墳空了,打聽了,只說是好像林家過得不錯,把祖墳遷走了。
尋親之事是二房,也就是林氏的親兒提出來的。那伯叔公,指的是馬鰥夫的一兄一弟,被林氏的親兒子這麼帶著一起鬨,全都動了心思。過得這麼窮,就要賣兒賣女了,不如求個富家親戚幫襯一把,好壞也是個機會。
再說了,林氏是馬家買來的,嫁來後馬家上下對她也從不苛待,算是對其有恩。
林氏被纏得不得不應下了。
尋親之事,林氏思前想後,她男人去了,長子長媳也去了,自然是他們大房的長孫夫妻帶著一雙龍鳳胎前去尋親,在林氏眼中,他們就是自己的親孫親孫媳。
林氏這般安排,馬家伯公叔公兩房上下各懷心思,很是滿意,要說攀親,也就林氏二兒子才攀得上,可若是那小子去尋親。怕是尋到就不回了。還空費了幾房湊出來的盤纏。
林氏的親子當然少不得吵鬧一通。最後也只能作罷,林氏沒那麼多心思,只是根本不信他能辦成什麼事。
馬家一家連夜被接回了桃村,什麼也沒讓帶。
那堆在馬家門口的物資,林小寧讓壯婦分給了院裡的人。
壯婦只嘆道:天吶!真尋到親了,竟是大善人一家,天吶!
又熱情送一眾人等出大院門,小聲低語:“馬家的。你和你那舅爺爺說道說道,有什麼活計要尋人的,可別忘了我這兒”
回到桃村時,已近深夜,煮了幾碗熱氣騰騰的雞湯肉絲麵,馬家四口吃得大汗淋漓,那雙龍鳳胎在馬車上就與林老爺子混熟了,口中直喊:“太舅爺爺,您也吃。”
林老爺子感動得熱淚漣漣,直誇著孩子們懂事。
小寶與家福聽到說有一雙比自己才小几歲的龍鳳胎。卻是叫自己為表叔,很是得意。平白就增了一個輩份。高興得很。
荷花在林小寧的院裡收拾了兩間屋子給他們一家四口,又分配了兩個丫鬟伺候著。
馬家夫妻躺在床上時,還是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是真的!像是做夢一般!
只聽說奶奶兄弟日子過得不錯,才遷墳走了。哪知竟這麼富裕?太驚人了!這樣的大宅院子,這麼多下人,聽說村裡的地基本都是舅爺爺家的。
這屋裡的傢俱、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