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第2/4 頁)
身份,根本不能與鎮國將軍平起平坐。兩個老婦人驚得差點摔掉了手中的茶盅。
等林家的小輩們下了學回家後,知道了鎮國將軍來了,鐵頭與小寶他們興奮不已,非想看看這個蓋世的老將軍。盧先生與衛先生也來了林府,酸不拉幾說要見見鎮國將軍。
鎮國將軍大笑著揮揮手:“請來,請來,想見老夫,都來喝酒,不管多大多小,喝上一大碗再痛快聊。”
不出意外,盧先生與衛先生一碗酒下去,醉如爛泥,被下人抬去了客房;小寶、家福等人是不省人事。鐵頭一大碗酒下去,卻是興奮極了,對安雨道:“師父,鎮國將軍太威風了,和郭大俠一樣威風凜凜、氣勢如虹。”
“郭大俠是哪個?”鎮國將軍問道。
於是安雨一碗酒入喉,當席把郭靖的故事細細說了一遍,他這回說起來,補充了太多的想像和猜測的內容。
幾百年前,不知是不是前宋,有一個男子,姓郭名靖,資質愚鈍,不懼眾人譏笑嘲諷,刻苦努力,以勤補拙,苦練不休,終於練就無敵身手,更獲得佳人青睞。然後是平江湖門派之亂,歸散沙成一堂,掙下蓋世美名,德高望眾,被眾人推舉坐上武林盟主之位,一呼天下應。助朝堂退敵兵,卻引起朝中敏感,派人招安,暗中卻發兵討伐,江湖一片血雨腥風。好一個郭大俠,不愧是武林盟主、江湖第一人,與智慧美貌無雙的夫人,率著眾江湖豪傑,殺出重圍,歸隱鄉間,從此男耕女織,享受田舍翁之樂。
安雨說到平江湖之亂時,著重描述著郭大俠巧計佈局,精密無比,又以無人能敵的蓋世神功,令到眾人心服口服。
廳裡大家聽過的沒聽過的,都一致嘖嘖稱奇。
說到坐上了武林盟主之位,安雨痛快拍案:正是水道渠成,眾望所歸!
然後,當敵國來犯,來勢兇兇,悍不可擋,朝堂之兵死傷無數,邊境城池丟失。郭大俠得聞,率眾好漢前去相助。那時正逢冰天雪地,其夫人聰慧無比,一肚子奇巧之技,縫製出許多巨大傘形皮子,用繩子從各個角上拉著,系在身上,這樣人揹著這樣的皮子,由高處而下,就能御風而飛!那些江湖好漢們從冰山頂上揹著大皮子飛躍而下,竟一下子飛出幾十裡,降落在城中,大殺敵軍破城門。此時,對陣的眾兵們就殺入城門,反敗為勝!
這一節還是安雨前幾日苦苦追問,還有沒有遺忘的細節時,林小寧隨口說出的。她不是金庸迷,但看電視,許多情節也能模糊斷續記得一些,雖然並不詳細。她說得簡單,幾句就完事了,可卻沒曾想安雨能把那幾句話,擴想成一場驚心動魂,精妙絕倫的戰事,都不亞於金老的原著了。
安雨說得兩眼泛光,慷慨激昂,眾人聽了激動萬分,神彩奕奕。
再說到朝堂假招安,暗發兵,安雨話語間充滿對當時朝政腐朽黑暗的不屑與嗤之以鼻。
再說到郭大俠率眾人突圍,朝堂眾兵眾將們早對郭大俠之名仰慕欽佩,無奈軍令不可違,元帥故意輸於陣前,以已身為人質,助郭大俠夫婦帶得眾人安全逃離。
這時,眾人均沉默不語。林小寧卻是瞠目結舌,這這還是郭靖的故事嗎?
最後,眾豪傑棄劍歸田,得另一番風景,快意恩仇是前塵往事,伺田弄地卻別有樂趣,守一方鄉野,兒孫繞膝,平淡最真
滿廳鴉雀無聲,所有人都聽呆了,精彩不說,關健是這樣的一代豪俠,最終歸田,多少遺憾,多少嗟嘆,多少唏噓!
安風與鐵頭不是第一次聽這故事,但安雨之前說的可沒有如此詳細。尤其是破敵那一仗,今天是第一回聽到,從來沒聽過這等精妙的戰事。當下也沉浸在其中不能自拔。
鎮國將軍聽得痴了,長嘆一聲,拍案道:“如此英雄人物啊安雨你從何得知。”
安雨道:“是小姐以前從一本破舊的殘本上看到的,說於了我聽。”
林小寧心中汗如雨下,我有說後面這些嗎?
鎮國將軍慨然道:“這樣的英雄,本來帶著眾江湖豪傑歸於朝堂,是一大助力,可嘆生不逢時啊!若是我朝,豈能做出這般小人之舉!若郭大俠生於我朝,必是叱吒風雲的大將軍!”
“正是如此!”安雨正色說道。
寧王道:“老將軍,待回京後,可為郭大俠著書立說,將其一生事蹟傳揚。”
鎮國將軍拍案讚道:“理當如此,理當如此,郭大俠雖不是我朝人物,但其俠義精神與事蹟是為習武之人的榜樣!”
兩人對視一眼,又同時開口問:“那傘形皮子,到底是怎樣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