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2/4 頁)
“那第二種方法呢?”這追問的人是周國公,他難以相信雲菱這樣嬌滴滴的少女竟然能將戰事分析得如此透徹,給出的應敵之法更是妙哉!
“前兩步不變,第三步可以抓敵兵一名,隨後我軍將領帶著這俘虜回營,期間假意談論戰局。談論的內容大致是:敵軍的兵力不算什麼,我軍兵力是他們的幾倍,今晚就可以攻城,以舉火把為訊號,一舉拿下城池。
而後想辦法讓這俘虜歷經‘千辛萬苦’逃脫,他回去自然稟報那多疑的主帥。到了晚上我軍一舉火,吶喊聲起之時。城裡敵軍必然嚇得奔逃,可不戰而降人之兵。”盛啟舉出的例子,其實是三國和楚漢相爭時,常出現的經典案例。而這兩個時期的名將,就給了雲菱很好的解答之法。
“好!”周國公乃是邊軍出身,一生經歷無數次戰場,也曾數次面對這樣的局面。而云菱的解答方法,確實是最有效的退敵之計!這如果是一名久經沙場的人說來倒也罷,可由一名嬌滴滴的閨秀言明,這可就是十萬分的難得了。
盛啟聽著雲菱細說,一雙深黑的眸不禁微眯。待到雲菱說完,他那雙如夜鷹般的眸裡亦是流露著讚賞。
無論是對敵軍的分析,還是在我軍的安排上,雲菱的解答都很仔細貼切。而他的問題是實戰而來,可大盛現有的兵書多隻有排兵佈陣之法,唯少數精本才有戰例,且解說也並不詳細。那麼她又是怎麼知道這兩種辦法的?
“厲王爺,不知臣女解答是否無疑。”雲菱詢問著主考官道。
盛啟點頭:“可行。”
雲菱聽言笑開,手指忍不住比了勝利的姿勢。而她這一番回答,也引起了許多人的矚目。其中以他的爹雲錫最為關注,他從來不知道這個女兒竟然在兵法上有如此見底。他不禁想到亡故的妻子齊素雲,眸光卻因此沉了沉,落在雲菱身上的眼神有隱晦的恨意
彼時盛啟已再出第二題:“兩國交戰與臨水,臨水之上棧道全部被毀。臨水水流湍急,邊上懸崖高險。此僵局如何破?”
“我答!”雲菱和周世子的聲音幾乎異口同聲。但後者稍微快了一些,所以此題便由周世子回答。
周世子在上一題時,沒想到雲菱會如此快速的搶答,所以被她逮著了先機。因此這一次他下手的速度也很快,只不過這一題也很難。
臨水其實是大盛與蜀南國的交界之地,兩國多是透過臨水之上修的棧道往來。盛啟的問題是假設上面的棧道都毀了,但是兩國要開戰,可因為棧道毀了卻只能乾巴巴的在臨江兩邊對望,這僵局怎麼破?
“臣以為當搶修棧道,而我軍一旦修棧道,蜀南軍必然不會坐以待斃。蜀南軍對岸堅守,而我軍當在臨水之下查探是否可臨時搭建鐵索浮橋,只等鐵索浮橋搭建完畢,我軍便可攻入蜀地。”周世子簡明回答道。
“倒也不錯,明修棧道,暗建索橋,如此一來出兵出其不意攻其無備,當是可勝。”雲錫評定道。
一眾公侯武將商議,確實都覺得此法不錯。而盛啟卻看向雲菱問道:“你可有更好的辦法?”
眾人聽言也有些好奇,又道這似乎不符合規矩。但此局是由盛啟決斷,眾人也不好多說。
“如果有,我回答之後能算我贏了麼?”雲菱可不想做無用功。
“你且說來聽聽。”盛啟也不明著告訴雲菱,後者聽言有些不樂意,但也不好駁他面子。
“周世子此法確實不錯,但在臨江之上搭建浮橋,必然要興師動眾。蜀南軍將領若是平庸之輩,此法倒是可勝。但若是其也提防著這一點,恐怕就要再度陷入僵局。”雲菱首先分析道。
“戰局變幻莫測,此處只是假設問題,而由我等解答。若戰場上再生變故,自然再做變化。”周世子言明道。
“周世子所言極是,但若是將辦法換一換呢。明修棧道仍舊是必須,但蜀南國與我大盛除了有便捷的棧道通行,仍有一路自隴西城長蛇縣可通。
如果我軍集物力在臨水之上修棧道,而我軍主將路取長蛇縣入蜀南國。那麼蜀南國在兵力多數集中在臨水之上,準備埋殺我軍的時候,這一塊地盤我軍不是可輕而易舉收入囊中麼?”雲菱反問周世子,卻也反問進一眾行軍打仗過的將領們心裡。
“好一個明修棧道暗度長蛇!”盛啟那如夜鷹深邃的眸撲閃著幽亮,盯著雲菱如獲至寶。其實這一步戰局他曾經就考慮過,因為他的心不僅在大盛,更在一統江山。他對於大盛的軍力,各部兵防佈局,以及山河地勢都有很透徹的瞭解。只是他沒想到入了他心的這個小人兒,居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