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2/4 頁)
看到楊戩這麼一副嚴肅的表情,我有些感到事態的嚴重性,問道:“為什麼說它不平凡?難道它有什麼驚人的力量?就和《寶蓮燈》裡沉香的斧頭一樣?”楊戩搖搖頭:“不,不一樣。”我問:“為什麼?”“因為這把匕首連肉都切不動!”
我:“”
我有些惱火了,跳腳道:“那你總得告訴我那個東西在哪裡吧!”“被我放在廚房的刀架子上了。”我跑到廚房一看,果然,在刀架子的上面放著那把匕首。我從上面拿下這個寶貝,上面還有一層油,也不知道被這個二愣子給切了些什麼肉。
之後我拿水把它洗乾淨後,在外面裹了幾層布,然後就跑下樓了!我來到正街上,見一輛車開了過來就伸手攔了下來,我往車後面一坐,對司機急切的說:“師傅,去華勝路一百四十七號”司機聽了馬上發動汽車。
“小夥子,怎麼又是你?咱們還真有緣哈!”我順著聲音把頭一抬,我真不知道我為什麼這麼倒黴,又是那個前兩次讓我遇到的司機。
我糾結、我難過、我傷心,真不知道我是得罪了哪路神仙,這已經是第三次了,都怪我剛剛一急沒注意看。卻聽到司機問道:“小夥子,你這麼急急火火的是要幹嘛去呢?”我有氣無力的回答:“我看兵馬桶去!”司機想了想回答:“我記得那裡是一家鑑定中心吧,不過我可沒有聽說那裡有兵馬桶,你要是想看兵馬桶我建議你去文博館,那裡我倒是知道有”
等到了鑑定中心,我暈暈忽忽的下了車,然後頭也不回的往門口跑。只聽到“啪!”,我撞了上去,原來這裡有這裡有玻璃門。
為我鑑定的是一個六十上下的老頭,戴了一副高度近視的眼鏡,頭髮有一半都白了,穿著一件看上去很土的西服。
老頭看了看我,自我介紹道:“你好,我姓馬,你可以叫我馬叔或是是馬師傅都行!”我也自我介紹道:“喔,我叫楊昊,您老叫我昊子就成。”馬師傅問道:“我這裡是專門鑑定青銅之類的東西的,你有什麼東西拿出來吧,放心!行有行規,我不會把你有這個東西給外人說的。”我點點頭,然後拿出那個讓我包得跟粽子一樣的匕首,遞給我對面的這個老頭。
我笑著說:“讓您老給看看,這個東西能值個什麼價?”馬師傅剛開始拿在手上看了看,然後又跟很多考古人一樣,從桌子下面拿了一個放大鏡,仔細的研究了起來。然後自言自語的說道:“看手法和工序應該就是隋末唐初的東西,不過為什麼這個東西一點也沒有鏽蝕和磨損的痕跡呢?”廢話麼這不是,要知道這個東西從出爐到現在,如果不算時空的原因,也就一兩個月的時間。
然後他站起來說:“這個東西我幹了一輩子的鑑定工作,還沒見過這樣的,不過我確定這個東西絕對不是假的。”我現在反而有些好奇了,問他:“為什麼就不是假的呢?”老頭扶了扶眼鏡:“因為那個時候的冶煉技術和現在的完全不一樣。小夥子,還好你是遇到我了,如果是別人的話估計你這個東西就成假的了!”
我總覺得他有些吹,反駁道:“那不一定,您評什麼這麼說?”
老頭嘿嘿一笑,坐了下來說:“鑑定無非就是那麼幾種,第一是看鑲嵌,如果是假貨,那麼一般都是將新做的青銅器用酸作舊,再用從老器物上刮下的老鏽鑲嵌在銅器上,這種方式很能吸引那些光考慮老鏽、不看器型的初級收藏者。可是你這個就沒有舊的跡象;第二就是後刻花法,什麼時期的紋飾應該有什麼時期的器型,如商代的鼎,刻上戰國時期的紋飾,肯定是張冠李戴。這點你這個道是符合;第三麼,做成一個新器物,用老皮根據真正器物的花紋刻出來,刻出和老青銅器一樣的東西貼到新器上去,做的大部分是高浮雕作品。這種器物就要看胎裡鏽色和外皮鏽色是否一樣。從你的這個匕首來看,應該不存在這個問,而你這個最大的缺點就是太新了!要知道人家的東西拿過來都是生過鏽或是有銅綠的,你這個還這麼新,所以從這一點上,你這個一般人看來都是假貨。最後只有看它的材質了。”
我拍了拍馬屁:“那您可得幫幫我,我這個東西可是從唐朝下來的,如果行的話看能不能給開個證明。事兒後我請您吃飯!”
馬師傅說道:“這個道是不用,我和這些老古董打了這麼多年的交道,我可不是那種貪財的人,要不然我現在也不只是一個鑑定師!”我點點頭,說:“那這事兒你看怎麼辦呢?”老頭兒呵呵一笑:“放心,我現在就給你開了證明!”想不到這個馬師傅居然這麼爽快,一口就答應了下來,搞得我都有點不好意思。
儘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